《留别登州举人》

时间: 2025-01-06 13:07:04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意思解释

留别登州举人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白话文翻译:

我与自己的身世早已忘却,深知自己此行只是闲游,欣赏古老的黄腄(古代一种马)。
如果不是北海的孔文举(孔融),谁会认识东莱的太史慈呢?
我写下的诗句已吞噬了云梦之地的游子,抱琴想去拜访水仙的师父。
不要嫌弃我这五天匆匆的守候,回去后我会先把乐曲和诗歌传给你们。


注释:

  • 身世: 指个人的出身和经历。
  • 相忘: 指彼此忘记。
  • 古黄腄: 古代一种马,指马的古老品种。
  • 孔文举: 指孔融,东汉著名的文学家。
  • 太史慈: 东汉名将,即太史慈,其英勇事迹广为流传。
  • 云梦客: 指来自云梦泽地的游子,云梦泽位于今湖北。
  • 水仙师: 指擅长琴艺的高人。
  • 乐职诗: 指与音乐和诗歌相关的职务或作品。

典故解析:

  • 孔文举: 孔融以其才华和德行著称,曾在北海担任官职。
  • 太史慈: 以忠诚和勇敢著称,曾为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
  • 云梦泽: 古代著名的湿地,常用来象征游子或漂泊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的词风,也有婉约的诗句,深受后世推崇。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期间,表达了他对身世的淡然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他乐观豁达的心态。


诗歌鉴赏:

《留别登州举人》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中以“身世相忘”开篇,表达了他对个人经历的淡然与释然,似乎在告诉读者,人生的种种纷扰都不如自在洒脱来得重要。接着,诗人提及孔融和太史慈,带出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自己的才华或许不被世人所识。

“落笔已吞云梦客”一句,既表明了诗人在创作上的投入与热情,也隐含了他在创作过程中对于人生的感悟,仿佛在告诉读者,艺术能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最后两句则传达了诗人即便在匆匆的日子里,也要将音乐与诗歌传递给友人,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洒脱与坚定,体现了苏轼的个性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身世相忘久自知: 表达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淡然,已经习惯这种状态。
  2. 此行闲看古黄腄: 诗人此行不过是随意游览,欣赏古老的马匹。
  3. 自非北海孔文举: 若非孔融这样的人,谁会知道太史慈的英名。
  4. 谁识东莱太史慈: 反问的方式,强调太史慈的才华未被广泛认识。
  5. 落笔已吞云梦客: 诗人写作之际,已将游子的情怀融入其中。
  6. 抱琴欲访水仙师: 诗人渴望寻访琴艺高超的友人。
  7. 莫嫌五日匆匆守: 不要嫌弃我这短暂的相聚。
  8. 归去先传乐职诗: 我会将音乐与诗歌带回,传递给你们。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 通过历史人物隐喻自己的处境与情感,如孔融、太史慈。

主题思想: 此诗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艺术的追求,反映了他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黄腄: 象征古老与珍贵,代表诗人对传统文化的欣赏。
  • 云梦客: 表达了游子心境的漂泊与思乡之情。
  • 水仙师: 代表高雅的艺术追求,体现诗人对琴艺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孔文举”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孔子
    • B. 孔融
    • C. 孔明
    • D. 孔丘
  2. “身世相忘”在诗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释然
    • C. 怀旧
    • D. 愤怒
  3. 诗人提到的“水仙师”代表了什么?

    • A. 朋友
    • B. 高人
    • C. 文人
    • D. 战士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苏轼的《留别登州举人》与李白的《庐山谣》皆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但苏轼更显得洒脱与豁达,李白则是豪放与奔放的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个性与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以上内容提供了《留别登州举人》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