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时间: 2025-01-04 09:59:16

衡门老苔藓,行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传呼一何急,人马従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
作者:苏轼 〔宋代〕

衡门老苔藓,行柏千兵屯。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
传呼一何急,人马従车奔。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
青苔覆盖着老旧的门槛,行道树像千军万马般在庭院中守卫。
我开了一坛酒邀请落日,而未曾对那乌鸦说话。
清风轻轻吹动竹笛,散落的书卷翻飞。
我急忙呼唤,听见人马从车旁奔来。
我居住的地方贫困,少有宾客来访,邻家的妇女从篱笆外窥视。
墙头上正喝着春酒,绿色的酒水在农家的盆子里荡漾。
最近我在青蒲旁静坐,捉住了白色的兽樽。
王猷修整文辞,也有他的烦恼。
朝廷中器重二陆,时常听到天子的温言。
我还能够整顿笔阵,感到惭愧自己不是韩孙。

注释

  • 衡门:指的是门的名字,可能是指苏轼家中的门。
  • 苔藓:生长在门上的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行柏:指代庭院中的柏树,象征着高尚和坚韧。
  • 开樽:开启酒樽,邀请友人共饮。
  • 乌鸟:乌鸦,象征着孤独和冷清。
  • 传呼:呼叫、召唤。
  • 贫居:居住条件简陋。
  • 邻妇:邻居的妇女,暗示生活的简单和不富裕。
  • 墙头:指墙的顶部,传达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青蒲:指一种植物,象征着自然的宁静。
  • 白兽樽:白色的酒樽,可能暗示酒的纯洁或珍贵。
  • 王猷:指王安石,作为苏轼的同时代人,颇具影响力。
  • 二陆:指陆游和陆文圭,都是当时朝廷的名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画家、书法家及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在中国文学史上均占有重要地位。苏轼的作品以其豪放、豁达、形象生动而著称。

创作背景

《用定国韵赠其侄震》是苏轼在与侄子震交流时写作的,反映了他对侄子的鼓励和期望。在这首诗中,苏轼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生动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友的关怀。诗中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场景,反映了诗人心中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诗人以“衡门老苔藓”开篇,营造出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接着用“行柏千兵屯”来形象化庭院中的树木,表现出一种稳重和安定的情感。

在“开樽邀落日”一句中,诗人通过邀请落日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惬意和闲适。尤其是“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的描写,画面感极强,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亲情的关怀,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深厚人文情怀与独特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衡门老苔藓:描绘古老的家门,青苔覆盖,暗示岁月的流逝。
  2. 行柏千兵屯:行道的柏树像士兵一样守卫,传达出一种稳重感。
  3. 开樽邀落日:开启酒樽,邀请落日,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4. 未对乌鸟言:没有与乌鸦对话,表达一种孤独和沉思。
  5. 清风举吹籁:清风吹动竹笛,声响悠扬,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散乱书帙翻:书本散落翻飞,反映出诗人生活的随性与自由。
  7. 传呼一何急:急于呼喊,展现出诗人内心的迫切之情。
  8. 人马従车奔:人和马从车旁奔来,传递出一种热闹和亲切的气氛。
  9. 贫居少宾客:居住简陋,来访的宾客少,反映出诗人的孤独感。
  10. 邻妇窥篱藩:邻居的妇女在篱笆外探望,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11. 墙头过春酒:在墙头喝春酒,表现出一种悠闲和惬意的生活状态。
  12. 绿泛田家盆:酒水在盆中荡漾,描绘出一幅春天的田园画面。
  13. 比来伏青蒲:最近在青蒲旁静坐,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
  14. 坐捉白兽樽:坐着捉白色的酒樽,暗示着对美酒的享受。
  15. 王猷修润色:提到王安石,表明对当时名士的敬仰。
  16. 亦有簿领烦:也有书册文辞的烦恼,暗示了创作的辛苦。
  17. 朝廷贵二陆:赞美朝廷重视二陆,反映出政局的变化。
  18. 屡闻天语温:时常听到天子的温言,表现出对朝廷的关注。
  19. 犹能整笔阵:仍然能够整顿笔阵,表达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20. 愧我非韩孙:自感不如韩愈和孙安国,流露出谦逊的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行柏千兵屯”,将柏树比作士兵,增强形象感。
  • 拟人:如“清风举吹籁”,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动作,增添了生动性。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人、朋友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苔: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柏树:象征着坚韧和高尚。
  • 酒樽:象征着生活的乐趣与惬意。
  • 乌鸦:象征着孤独与思考。
  • 清风:象征着自然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衡门老苔藓”描绘的是? A. 新房子
    B. 旧门上的青苔
    C. 一个花园

  2. “清风举吹籁”中的“籁”指的是? A. 酒杯
    B. 竹笛
    C. 书本

  3.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邻妇窥篱藩”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忙碌
    B. 生活的简单与质朴
    C. 生活的奢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苏轼的《用定国韵赠其侄震》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通过自然景观表达内心情感,但苏轼更加注重生活的细腻与乡村的宁静,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相关诗句

衡门老苔藓,行柏千兵屯。下一句是什么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上一句是什么

开樽邀落日,未对乌鸟言。下一句是什么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上一句是什么

清风举吹籁,散乱书帙翻。下一句是什么

传呼一何急,人马従车奔。上一句是什么

传呼一何急,人马従车奔。下一句是什么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上一句是什么

贫居少宾客,邻妇窥篱藩。下一句是什么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上一句是什么

墙头过春酒,绿泛田家盆。下一句是什么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上一句是什么

比来伏青蒲,坐捉白兽樽。下一句是什么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上一句是什么

王猷修润色,亦有簿领烦。下一句是什么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上一句是什么

朝廷贵二陆,屡闻天语温。下一句是什么

犹能整笔阵,愧我非韩孙。上一句是什么

衡门老苔藓,下一句是什么

行柏千兵屯。上一句是什么

行柏千兵屯。下一句是什么

开樽邀落日,上一句是什么

开樽邀落日,下一句是什么

未对乌鸟言。上一句是什么

未对乌鸟言。下一句是什么

清风举吹籁,上一句是什么

清风举吹籁,下一句是什么

散乱书帙翻。上一句是什么

散乱书帙翻。下一句是什么

传呼一何急,上一句是什么

传呼一何急,下一句是什么

人马従车奔。上一句是什么

人马従车奔。下一句是什么

贫居少宾客,上一句是什么

贫居少宾客,下一句是什么

邻妇窥篱藩。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