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

时间: 2025-01-04 08:59:57

新年始是识君初,顾我尘埃正满裾。

谈辩未容朝夕听,情亲空愧往还书。

久闻笔阵无前敌,更拟诗坛托后车。

待得入城应少暇,相従有约定何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
作者:苏辙

新年始是识君初,
顾我尘埃正满裾。
谈辩未容朝夕听,
情亲空愧往还书。
久闻笔阵无前敌,
更拟诗坛托后车。
待得入城应少暇,
相従有约定何如。

白话文翻译

新年伊始,我初次认识你,
可我身上的尘埃却满是烦恼。
谈论和辩论的时间根本不够,
亲情的深厚让我对来往的书信感到惭愧。
早就听闻你的文笔无敌,
我更想在诗坛上与你并肩作战。
等我入城后恐怕会很忙,
我们之间的约定又该如何落实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指对方,表示尊重。
  • 尘埃:比喻烦恼或琐事,表明诗人生活中有诸多琐碎之事。
  • 谈辩:指讨论和争辩。
  • 情亲:亲密的情感,表明对友人的深切情谊。
  • 笔阵:指文采和写作的能力。
  • 后车:比喻依靠他人,借助他人的力量。

典故解析

  • “新年始是识君初”:诗人提到新年的开始,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相识。
  • “久闻笔阵无前敌”:表达对对方才华的敬仰,体现了诗人谦虚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涧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清新的文风而闻名,尤其在诗词方面有较高的造诣。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苏辙与友人柳子玉郎中相识之际,表达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对未来交流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繁忙生活的无奈和对文学交流的渴望。

诗歌鉴赏

苏辙的《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是一首充满人情味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新年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开篇以“新年始是识君初”引入,既点明了时间的节点,也营造出一种新鲜感和期待感。接着,诗人用“尘埃正满裾”暗示了自己在繁忙生活中的困扰,表现出一种对世俗压力的反思。

整首诗在结构上较为严谨,通过对话式的表达,使得情感流露自然。诗中提到的“谈辩未容朝夕听”,不仅透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反映了对美好交流时光的渴望。然而,诗人又用“情亲空愧往还书”表达出自己的愧疚,显示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往来书信的重视。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久闻笔阵无前敌”,展现出对友人文学才能的钦佩,并希望能在诗坛上共同进步。最后用“待得入城应少暇,相従有约定何如”展现出对未来交流的向往,虽然生活忙碌,但期待与友人相聚的愿望依然坚定。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清新,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新年始是识君初:在新年的开始,我第一次认识你,开启了新的友谊。
  2. 顾我尘埃正满裾:我却被生活的琐事所困扰,身上满是尘埃,暗示心境的烦恼。
  3. 谈辩未容朝夕听: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太少,无法尽情享受这段友谊。
  4. 情亲空愧往还书:对彼此的情谊感到愧疚,不能常常书信往来。
  5. 久闻笔阵无前敌:早就听闻你的才华横溢,文笔无敌。
  6. 更拟诗坛托后车:我更想在诗坛上与你并肩作战,期待共同创作。
  7. 待得入城应少暇:等我进入城中后,可能会很忙碌。
  8. 相従有约定何如:我们之间的约定又该如何兑现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尘埃”比作生活的烦恼,形象生动。
  • 对仗:如“谈辩未容朝夕听,情亲空愧往还书”,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更拟”增强了与友人交流的迫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新年相识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琐事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人希望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与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展现了一种温暖而又真实的人生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年:象征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 尘埃:象征生活中的琐碎与烦恼。
  • 笔阵:象征文才与创作的竞争。
  • 约定: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承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尘埃”比喻什么?
    A. 美好
    B. 繁忙与困扰
    C. 友情
    D. 诗歌

  3. 诗人在最后谈到的约定指的是什么?
    A. 未来的聚会
    B. 书信往来
    C. 诗歌创作
    D. 生活琐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王维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by 岑参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与苏辙的《次韵柳子玉郎中见寄》,前者侧重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后者则更注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风格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