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时间: 2025-01-01 18:25:50

檐下飞云若可呼,树头岩影暗浮图。

不知人世路多少,只见前山似覆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用前韵
檐下飞云若可呼,
树头岩影暗浮图。
不知人世路多少,
只见前山似覆盂。


白话文翻译:

在屋檐下,飞驰的云朵仿佛可以呼唤,
树梢上的岩石影子像是隐秘的浮图。
不知人间的路途有多遥远,
只看到前面的山,像一个倒置的盂(碗)。


注释:

字词注释:

  • 檐下:屋檐下,指房屋的屋檐部分。
  • 飞云:快速移动的云,形容云的状态。
  • :呼唤、喊叫。
  • 岩影:岩石的影子。
  • 浮图:指佛塔或高耸的建筑,这里形容影子似乎在漂浮。
  • 人世:人间,指世俗生活。
  • 路多少:路途的长度,这里引申为人生的经历。
  • 覆盂:翻转的碗,形容山的形状。

典故解析:

无明显典故,但“浮图”可联想到佛教文化中的佛塔,象征着信仰和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著称,常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闲适的时刻,诗人置身于自然之中,感受着周围的变化,思索着人生的旅途和存在的意义。


诗歌鉴赏:

《再用前韵》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态度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檐下飞云若可呼”引入,给人一种轻松而悠然的感觉,仿佛在描绘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接着“树头岩影暗浮图”则展现了树影与岩石的交错,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在此刻似乎忘却了世俗的烦恼,沉浸在自然的美景中。

然而,随着“只见前山似覆盂”的出现,诗人又将视线转向了远方的山,形象比喻出山的形态如同一个倒置的碗,暗示着人生的沉浮和不易。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思索。通过对比,诗人既享受当下的宁静,又感受到人生的复杂,形成一种深刻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檐下飞云若可呼:在屋檐下,看到飞快的云,生动地描绘出一种轻松、自由的心境。
  2. 树头岩影暗浮图:树的顶部映出岩石的影子,形成一种神秘感,暗示着某种超脱的境界。
  3. 不知人世路多少:对人生道路的无奈与迷茫,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4. 只见前山似覆盂:前面的山像是一个翻转的碗,象征着人生的复杂与难以预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覆盂”,形象生动。
  • 拟人:飞云似乎可以被呼唤,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展现出一种淡然与哲理的结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飞云:象征自由与变幻。
  • 岩影:象征稳重与深邃。
  • 浮图:象征宗教信仰和心灵的寄托。
  • 前山:象征人生路途的未知与复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檐下飞云若可呼”中的“飞云”指的是什么?

    • A. 空气
    • B. 云朵
    • C. 风
  2. 诗中“只见前山似覆盂”所比喻的是什么?

    • A. 人生的复杂
    • B. 山的美丽
    • C. 云的形态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赞美自然
    • B. 思考人生
    • C. 描述风景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李弥逊的《再用前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通过自然景物传达内心的情感,但李弥逊更加注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加强调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和谐。两首诗在意境上相互呼应,但表达的情感基调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李弥逊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