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山居》
时间: 2025-01-19 13:5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山居
作者: 袁昌祚 〔明代〕
万事惊心两鬓非,
先秋人与雁南归。
閒看草际锄黄独,
静倚松阴住翠微。
身老玉关愁击柝,
时危金殿望垂衣。
更堪潦倒逢佳节,
樽酒篱花赏暂违。
白话文翻译:
各样事情使我心惊,双鬓已非昔日青。
秋天将至,人们随雁南飞。
我闲看草间,独自锄黄叶,
静静倚靠松阴,居于翠微之中。
年华已老,惆怅于玉关的戍楼,
在危难时刻,仰望金殿,期盼着衣袂飘飘的神仙。
更何况身处潦倒之境,恰逢佳节,
手中杯酒、篱边花儿,却无法共赏。
注释:
- 万事惊心: 各种事情让人心烦意乱。
- 两鬓非: 两鬓白发,指年岁已高。
- 先秋: 指秋天即将来临。
- 锄黄独: 独自锄草,锄去黄叶。
- 松阴: 松树的阴影。
- 玉关: 可能指玉门关,象征边关的戍楼。
- 击柝: 守夜时敲打木杖,表示戍守的辛苦。
- 金殿: 指皇宫或权力之所在。
- 樽酒篱花: 酒杯与篱边的花,象征节日的欢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昌祚,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诗词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秋季,作者身处山居,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孤独与惆怅,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节日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山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古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诗开篇以“万事惊心两鬓非”引入,直接点出自己心中的忧虑与烦恼,双鬓白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而“先秋人与雁南归”则把季节的变换与人事的离散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友情与人情的思考。
接下来的“閒看草际锄黄独”,描绘了作者在自然中的悠闲,但“独”字又透露出内心的孤独感。诗人在松阴下静坐,虽然景色怡人,但身世浮沉让人难以安宁。后半部分的“身老玉关愁击柝”将个人的身世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
最后两句“更堪潦倒逢佳节,樽酒篱花赏暂违”,又将情感推向高潮,作者在佳节之际感到潦倒,无法与人欢庆,心中的失落更加明显。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对立,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事惊心两鬓非”:表达了对世事的忧虑和白发的无奈。
- “先秋人与雁南归”:随着季节的变化,朋友、亲人离去的忧伤。
- “閒看草际锄黄独”:在宁静的环境中,独自劳作,感受孤独。
- “静倚松阴住翠微”:松树下的静谧,体现作者内心的恬淡与孤独。
- “身老玉关愁击柝”:老去的身躯与戍楼的愁苦,象征着责任与担忧。
- “时危金殿望垂衣”:在动荡的时代,渴望安定与美好。
- “更堪潦倒逢佳节”:处于潦倒状态,却又遇上节日的矛盾心情。
- “樽酒篱花赏暂违”:美好的事物无法共享,象征着内心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仗: 如“身老玉关愁击柝,时危金殿望垂衣”,形成整齐的音韵。
- 比喻: “金殿”比喻权力与理想,反映社会动荡。
- 拟人: 通过“雁南归”赋予秋雁以人的情感,增强了思乡之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节日孤独的深刻感悟,寄托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流露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展现了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事: 代表生活的琐碎与烦恼。
- 雁南归: 象征离别与思念。
- 草际: 自然的宁静与幽静。
- 松阴: 代表着清幽与思考。
- 玉关: 象征边疆的责任与忧虑。
- 樽酒、篱花: 象征节日的欢庆与孤独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殿”象征什么?
A. 家庭
B. 权力与理想
C. 自然风光
D. 个人情感 -
诗人感到“潦倒”的原因是?
A. 孤独
B. 经济困境
C. 生活琐事
D. 自然环境 -
“身老玉关愁击柝”中的“玉关”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地方
B. 边疆的戍楼
C. 皇宫
D. 朋友的家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
- 杜甫《登高》:在忧国忧民的同时,展现个人的孤独。
诗词对比:
袁昌祚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袁昌祚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豪放与奔放的情绪。两者在艺术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经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