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寿处州吴雨岩)》
时间: 2025-01-20 00:38: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看粟移七郡,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心印亲传,雨岩来括,寅岁幸无庚子饥。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青州阴德天知。只此事堪为崧岳祈。与太夫人寿,相看华发,转中书令,长著斑衣。岁岁梅花,樽前索笑,霜月先圆两夜规。称觞了,报春风千里,班观龙墀。
白话文翻译
在六十年前,持节东巡的紫阳老师曾经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移植粮食到七个郡,功绩深厚,至今民间仍然怀念于心。我的心中铭记着他的教诲,雨岩特来致敬,庆幸在寅年没有经历庚子的饥荒。仁爱如同亲情,更加备足了先前的储备,仓中积蓄了许多粮食。青州的阴德,天知晓这一切。唯有此事,值得为崧岳祈愿。与太夫人共庆长寿,互相看着白发,转眼间我已成为中书令,身披斑衣。每年梅花盛开时节,举杯欢笑,霜月下的夜晚,先圆了两次月亮。细细举杯,祝愿春风送暖千里,乐于在龙墩前观赏。
注释
- 持节:指持有节令,古代官员的象征。
- 紫阳老师:指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或贤者。
- 七郡:指多个地区。
- 棠阴:棠树的阴影,象征美好。
- 心印亲传:心中铭记老师的教诲。
- 庚子饥:指庚子年发生的饥荒。
- 仁同亲:仁爱如同亲情。
- 仓积千斯:形容仓库中粮食充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希汰,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而著称。赵希汰的诗歌常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人文关怀,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创作背景
《沁园春(寿处州吴雨岩)》创作于一个庆贺的场合,可能是为了祝贺朋友的长寿,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社会安宁和民众幸福的愿望。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祝寿为主线,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出诗人对师长的敬重及对社会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持节淅东,六十年前,紫阳老师”,引入了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紫阳老师功绩的赞叹。接着提到“看粟移七郡”,描绘了老师对人民的关怀与贡献,表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敬仰。
诗中“仁同亲,更备存先具,仓积千斯”则体现了对未来的期望与准备,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部分通过与太夫人共庆长寿,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表达了对教育、仁爱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持节淅东:持有节令的官员,象征着官职与责任,前往东方地区。
- 六十年前,紫阳老师:提到历史人物,寓意尊敬与怀念。
- 看粟移七郡:描述老师的贡献,具象化他为民服务的行动。
- 功深到处,棠阴一道,民尚思之:表达老师的功绩广受赞誉,民众仍铭记。
- 心印亲传:表达对老师教诲的深刻印象。
- 雨岩来括:表示自己前来拜访,表达敬意。
- 寅岁幸无庚子饥:提及历史事件,表现对安宁的珍惜。
- 仁同亲:强调仁爱与亲情的相似。
- 青州阴德天知:青州的美德为天地所知,表现对社会道德的期待。
- 岁岁梅花,樽前索笑:用梅花象征岁月的流逝,表达对生活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梅花”比喻岁月、生活的美好。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诗句更加流畅和谐美。
- 排比:如“称觞了,报春风千里”使用排比增强诗的气势与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通过对师长的敬仰,体现出对社会责任和道德的重视,同时也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阳老师:象征着智慧与教育。
- 梅花:象征着岁月与生命的美好。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紫阳老师”指的是谁?
- A. 一位历史人物
- B. 诗人的朋友
- C. 一位商人
-
“庚子饥”是指什么?
- A. 一种粮食
- B. 一次饥荒
- C. 一种节令
-
诗中提到的“岁岁梅花”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时光流逝
- C. 财富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by 白居易:同样表现了历史人物与情感的结合。
- 《登鹳雀楼》by 王之涣: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长恨歌》与《沁园春》:两者都通过历史人物表达情感,但《长恨歌》更侧重于爱情而《沁园春》侧重于对师长的敬仰。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