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自解》
时间: 2025-01-19 19:4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自解
琴剑萧条,碌碌因人,天涯几年。
尽美人香草,群嗤屈子,乘槎凿空,我愧张骞。
蝶梦飞来,鹃声催去,一缕吟魂微似烟。
空怀抱,任茫茫天壤,未许人怜。
书城百尺高悬,便终老斯乡不羡仙。
也焚香煮茗,自呼高士,吟红写翠,还算奇缘。
月本无情,天原不语,问到无声声更酸。
平生事,拼春风词笔,赋尽悲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理想的追求。诗人感叹琴剑的萧条与人生的平淡,似乎在流逝的岁月中感到迷茫。美人香草的景象虽美,却被人们所忽视,作者自认为不如张骞那样壮志凌云。蝶梦和鹃声象征着流逝的时光,诗人的吟唱仿佛在烟雾中消散。面对广阔的天地,诗人感到孤独和无奈,似乎无人能理解他的心情。尽管身处书城,他依旧不羡慕那些仙人,选择在这里度过余生。即便焚香煮茶,自称高士,吟咏诗篇,仍旧算是一种奇缘。月亮无情,天空无语,问及内心的苦闷,反而愈加酸楚。回首一生,努力用春风般的笔触描绘悲欢离合。
注释
- 琴剑萧条:指琴和剑的冷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 碌碌因人:形容生活平淡无奇,因他人而受影响。
- 屈子:指屈原,古代伟大的诗人,象征着高尚的情操与理想。
- 张骞:汉代著名的外交家,象征着雄心壮志和开拓精神。
- 蝶梦:象征自由和美好的梦境。
- 吟魂微似烟:诗人的吟唱如同烟雾般缥缈,难以捉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易,清代诗人,其诗歌风格独特,常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表现出浓厚的感慨与哲思。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冲突让诗人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孤独,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王易的《沁园春 自解》是一首充满了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就以“琴剑萧条”引入,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诗人似乎在对生活的不如意进行自我反省。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变得愈加显得微不足道,尤其是对屈原和张骞这种伟大人物的自愧不如,进一步加深了诗中对人生意义的探讨。
在意象的运用上,蝶梦与鹃声的交替,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不可捉摸,诗人在此处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接着,诗人通过焚香煮茶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他内心的宁静与对高尚理想的追求,但同时又不禁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诗人将个人的孤独感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生活画卷。王易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份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切理解,彰显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琴剑萧条”:暗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 “碌碌因人”:表达了生活的平凡与无常。
- “尽美人香草”:美好事物被忽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
- “群嗤屈子”:他人的冷漠使得诗人感到孤独。
- “乘槎凿空,我愧张骞”:自我否定,感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蝶梦飞来,鹃声催去”:时间流逝,梦境的短暂。
- “一缕吟魂微似烟”:诗人的情感如烟般易逝。
- “空怀抱,任茫茫天壤,未许人怜”:孤独感加深,感到无人理解。
- “书城百尺高悬”:象征着理想和知识的追求。
- “便终老斯乡不羡仙”:选择安于现状,表达对现实的接受。
- “也焚香煮茗,自呼高士”:自我安慰与内心的追求。
- “月本无情,天原不语”:宇宙的冷漠与孤独感。
- “问到无声声更酸”:内心的苦闷愈发显现。
- “平生事,拼春风词笔,赋尽悲欢”:回首一生,诗人用文字记录了自己的悲欢离合。
修辞手法:
- 比喻:“吟魂微似烟”将诗人的情感比作烟,表现出其细腻而易逝的特质。
- 拟人:“月本无情,天原不语”,赋予自然界以人类的情感,突显内心的孤独。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以及在孤独中寻找自我价值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琴剑:象征文人的气节与抱负。
- 香草:美好与理想。
- 蝶梦:自由与短暂的美好。
- 月:象征孤独与无情。
- 书城:知识与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屈子”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屈原
- B. 李白
- C. 杜甫
-
诗人自愧不如的对象是?
- A. 屈原和张骞
- B. 李白和杜甫
- C. 孟子和荀子
-
“月本无情,天原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孤独的深切感受
-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易的《沁园春 自解》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孤独感的表达上有相似之处,李白通过饮酒抒发内心的孤寂,而王易则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思来传达内心的感受。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但王易的笔触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王易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易诗词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