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驱马上高原,秋风吹客衣。
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
羸僮惑岐道,日暮相际稀。
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
白话文翻译:
在高原上骑马而行,秋风吹拂着旅人的衣服。
感受到时节的变迁,心中不禁思念,目送大雁飞去。
瘦弱的随从在岔路上迷惑,黄昏时分人迹稀少。
我感到羞愧于那些疲倦的飞鸟,知道它们能否归家又有几人。
注释:
- 驱马:骑马行走。
- 高原:指代高处的地带,象征旅途的艰辛与辽阔。
- 客衣:旅人的衣服,表达行旅的孤独和漂泊感。
- 感时有所怀:感受到时光的流逝而有所思念。
- 送目鸿雁飞:目送大雁飞走,暗示离别与思乡之情。
- 羸僮:形容随行的仆人瘦弱。
- 惑岐道:在岔路上迷茫,象征迷失与选择的困难。
- 日暮相际稀:黄昏时分人迹稀少,增强孤独感。
- 愧彼倦翔鸟:羞愧于那些疲惫的飞鸟,暗示对自由归属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约1050—1120),字与之,号石窗,宋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于贫寒家庭,曾经游历多地,经历了南宋建立后的历史变迁。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擅长描绘山水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曹州道中二首》创作于晁补之的游历生涯中,正值秋季,他在高原上骑马行走,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旅途的孤独,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高原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驱马上高原”引入,展示了旅途的艰辛与辽阔,伴随着“秋风吹客衣”,让人感受到一丝凄凉的孤独感。接下来的“感时有所怀,送目鸿雁飞”,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感触,鸿雁作为迁徙的象征,暗示着离别和思乡之情。
在后两句中,诗人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寂寥景象,羸弱的随从在岔路迷茫,象征着人生的迷失和无助。最后一句“愧彼倦翔鸟,知还良庶几”,表达了对自由归属的渴望与羡慕,同时也显示了诗人对自己的反思,内心的愧疚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情感,通过对景的描写,抒发了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驱马上高原:骑马在高原上行走,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高远的志向。
- 秋风吹客衣:秋风袭来,带来一丝凉意,象征着季节的变迁与旅人的孤独。
- 感时有所怀:感受到时间的流逝而心生惆怅,体现了对故乡和往昔的思念。
- 送目鸿雁飞:目送鸿雁离去,象征离别,勾起思乡之情。
- 羸僮惑岐道:瘦弱的随从在岔路上迷茫,暗示人生的选择与困惑。
- 日暮相际稀:黄昏时分,四周人迹稀少,增强了孤独感。
- 愧彼倦翔鸟:感到羞愧于那些疲惫的飞鸟,暗示对自由和归属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雁”比喻离别与思乡。
- 拟人:将“羸僮”赋予情感,表现出对随从的关心与同情。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形成了和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迷茫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归属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原:象征旅途的艰辛与人生的高远。
- 秋风:代表季节的变迁,带来孤独的氛围。
- 鸿雁:象征离别、思乡与自由。
- 日暮:暗示生命的无常与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曹州道中二首 其二》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晁补之
D. 白居易 -
诗中“羸僮”意指? A. 强壮的随从
B. 瘦弱的随从
C. 老年人
D. 儿童 -
“送目鸿雁飞”中的“鸿雁”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离别与思乡
C. 旅行
D. 家庭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乡之情,描绘月夜的孤寂与思念。
- 李白的《静夜思》:通过月光的映照,引出对故乡的思念,意象相似但情感细腻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古典诗词的魅力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