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望江南 其二
作者: 朱祖谋 〔清代〕
原文展示:
苍梧恨,竹泪已平沈。万古湘灵闻乐地,云山韶濩入悽音。字字楚骚心。
白话文翻译:
苍梧山的哀怨,竹林中的泪水已经平静沉淀。万古以来的湘灵(指屈原)在乐土中听见了这些音律,云山间的韶光与濩水带来了凄凉的音调。每一个字都流露出我楚地的愁苦心情。
注释:
- 苍梧:指苍梧山,古代传说中与屈原有关的地方,象征悲伤。
- 竹泪:指竹子所流出的汁液,借指忧伤的泪水。
- 湘灵:指屈原,古代的爱国诗人,因其遭遇和情感被后世敬仰。
- 乐地:指理想、安乐的地方。
- 韶濩:韶水与濩水,传说中与屈原相关的地名,象征美好与悲凉的交织。
- 楚骚心:指楚地文人诗人的忧愁与情感,源自屈原的《离骚》。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祖谋,清代诗人,以其词作著称,风格独特,常表现出对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情感愁苦的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屈原的敬仰及其自身的忧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开头“苍梧恨”,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愁苦,苍梧山自古与屈原相关,象征着失落与悲伤。“竹泪已平沈”则透露出一种平静的哀伤,这种情感经过时间的沉淀,愈发浓厚。接下来的“万古湘灵闻乐地”,将屈原的灵魂与永恒的音乐相联系,突显出艺术与历史的交融,诗人透过音乐感受到了历史的回响。最后一句“字字楚骚心”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结合,表达了诗人为楚地文化和屈原所代表的精神所感动的复杂心理。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细腻,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苍梧恨”:指苍梧山的悲伤,象征着对往事的追忆。
- “竹泪已平沈”:竹林中的泪水已沉淀,隐喻忧伤的积累和内心的平静。
- “万古湘灵闻乐地”:湘灵(屈原)在理想的乐土中听到音律,表达了对美好过去的向往。
- “云山韶濩入悽音”:云山之间的美好情景却传来凄凉的音调,形成鲜明的对比。
- “字字楚骚心”:每一个字都流露出楚地文人的愁苦情怀。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竹泪”,将竹子比作泪水,增加了情感的渲染。
- 拟人:湘灵被赋予听音的能力,表现出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屈原和楚文化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个人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哀伤。
意象分析:
- 苍梧:象征悲伤与失落。
- 竹泪:隐喻忧愁与内心深处的情感。
- 湘灵:代表屈原,象征着忠诚与忧国之情。
- 云山韶濩:美好与凄凉的结合,象征着历史的交错。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苍梧恨”中“苍梧”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一座山
- B. 一条河
- C. 一座城
- 诗中提到的“湘灵”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李白
- C. 屈原
- “字字楚骚心”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哀伤
- C. 愤怒
- “苍梧恨”中“苍梧”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 A. 一座山
- C. 屈原
- B. 哀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静夜思》——李白
- 诗词对比:
- 比较朱祖谋的《望江南》与屈原的《离骚》,前者主要表现对历史的追忆与个人的情感,后者则更加强调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侧重,但都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背景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相关诗人的作品及风格特点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诗词鉴赏的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