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虹桥好,万树带垂杨。
新笋穿泥云覆屋,
疏篱列障竹为墙。
魂断旧雷塘。
白话文翻译:
虹桥真好,万树环绕着垂柳。
新鲜的竹笋从泥土中钻出,云彩笼罩着屋顶,
稀疏的篱笆像竹子一样形成了墙壁。
我对旧日的雷塘情断难忘。
注释:
- 虹桥:指的是一座美丽的桥,象征美好的景色和心情。
- 万树带垂杨:形容周围有许多树木,尤其是垂柳,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 新笋穿泥:新生的竹笋从泥土中冒出来,象征着生命的萌发。
- 云覆屋:形容云雾缭绕在屋顶上,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疏篱列障:稀疏的篱笆形成了障碍。
- 魂断旧雷塘:表达对旧日雷塘的深切怀念和情感的断裂。
典故解析:
“雷塘”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方或历史事件,象征着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失去事物的无奈。该地或许在诗人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体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字子干,号元恺,出生于士族家庭,深受传统文化熏陶。其诗风雅致,常以自然景色抒发情感,注重意象的营造和情感的传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游玩的时节,诗人借春游之际,抒发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中充满了生机与哀愁,反映了诗人在游玩时的复杂心情。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十四 红桥春游词》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哀愁的诗,描绘了春日游玩时的美丽景象。诗的开头“虹桥好,万树带垂杨”展示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优雅的桥梁和垂柳树木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接下来的“新笋穿泥云覆屋”则展示了春天的焕发生机,新生的竹笋从泥土中探出头来,象征着生命的力量与希望。而“疏篱列障竹为墙”则反映出一种自然的宁静和雅致,篱笆和竹子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图景。然而,最后一句“魂断旧雷塘”却让整首诗的情感转向,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无法割舍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失去的惆怅,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虹桥好,万树带垂杨: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虹桥的美与垂柳的生机交相辉映。
- 新笋穿泥云覆屋:象征着新生,春天万物复苏的场景,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
- 疏篱列障竹为墙:表现出一种自然的宁静,篱笆和竹子构成了一个简单而和谐的空间。
- 魂断旧雷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痛惜,情感深邃,令人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新笋穿泥”形象地表现了生命的蓬勃发展。
- 拟人:将“云覆屋”赋予了生动的情感,仿佛自然在轻柔地拥抱着屋子。
- 对仗:用词对仗工整,如“疏篱列障”与“竹为墙”,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思念与惋惜,呈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虹桥:象征美好、宁静的生活环境。
- 垂杨:代表柔美与生机。
- 新笋:象征新生和希望。
- 雷塘:代表过往的美好与失落,承载了诗人的情感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A. 虹桥、垂杨
B. 雪山、湖泊
C. 沙漠、草原 -
“魂断旧雷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美好往昔的怀念
C. 对生活的满意 -
诗中“新笋穿泥”能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生命的萌芽与希望
C. 生命的孤独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题都城南庄》 by 崔护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望江南 其十四 红桥春游词》均描绘了春天的自然美,但前者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和浪漫,而后者则强调了白天的生机与怀旧情感。两者在意象和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董元恺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