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
时间: 2025-01-19 19:5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
作者:李曾伯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亲授一灯。
自檄草参筹,宾筵领袖,鼎梅助味,省闼权衡。
华国文章,立朝风力,犹有老成人典刑。
如公样,盍夜趋宣室,昼对延英。
乘轺惠我湘民。作翼轸中间一福星。
正千艘漕玉,张颐西峤,单车把绣,将指南闽。
过阙留中,历阶而上,方值汉朝更化新。
南中事,若君王问及,老弗能胜。
白话文翻译
诗的整体意境在于表达对洪漕使宪闽的美好祝愿与期待。诗中描绘了天目山的景色,提到洪崖老仙传授的智慧与灯光,象征着启蒙与引导;同时,提到了宾客的聚会与交流,强调了文人之间的互助与支持。诗中还提到华国的文章和朝廷的风采,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与期待。最后以对南中事务的思考,表达自谦与对未来的期待。
注释
- 天目山房:指天目山的居所,表达诗人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 洪崖:指洪崖山,古代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智慧与长寿。
- 一灯:象征启迪智慧的光明。
- 华国文章:指华夏民族的文化与文人风采。
- 南中事:指南方的政治局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作品多关注社会与人文情怀,常以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个人情感与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以送别洪漕使宪闽为契机,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自身的思考,体现了文人对政治与文化的关注与责任感。
诗歌鉴赏
《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底蕴与情感的古诗。诗人通过对天目山的描绘,以自然景色作为背景,暗示着高洁的理想与追求。诗中提到“洪崖老仙”,不仅表现了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也象征着追求智慧的精神。在“宾筵领袖”这一句中,诗人强调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这种人际关系在动荡的社会中尤为珍贵。
诗中的“华国文章,立朝风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文化的自豪感,同时也透露出对朝廷风采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注与希望。最后“若君王问及,老弗能胜”一句,自谦而又真诚,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认识以及对国家事务的关心。
整首诗在意境上层层递进,结合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与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目山房,洪崖老仙,亲授一灯:描绘高洁的天目山,象征启迪智慧的洪崖老仙,表达了对智慧与文化的向往。
- 自檄草参筹:自我启迪与思考,象征着文人的自省与努力。
- 宾筵领袖,鼎梅助味:宾客聚会,文人相聚,强调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支持。
- 华国文章,立朝风力:自豪于华夏文化,期望国家繁荣昌盛。
- 如公样,盍夜趋宣室:以古人公为榜样,激励自己在夜晚努力学习。
- 乘轺惠我湘民:借助自己的能力,回馈家乡湘民,表现对故乡的关心。
- 正千艘漕玉,张颐西峤:描绘大江大河,表达对南方的思考与期待。
- 南中事,若君王问及,老弗能胜:谦逊地承认自己对南方事务的不足,表现出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灯”比喻智慧的启蒙。
- 对仗:整首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与节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国家未来的关注与对文化的自豪,同时展现了文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对家乡的关爱,感情真挚而深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目山:象征高洁与理想。
- 洪崖老仙:象征智慧与启迪。
- 宾筵:象征文人之间的友谊与支持。
- 华国文章:象征国家文化的自豪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洪崖老仙”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D. 美丽 -
诗人对南中事务的态度是? A. 自信
B. 无所谓
C. 谦逊
D. 漠视 -
“华国文章”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文化的什么情感? A. 羞愧
B. 自豪
C. 忧虑
D. 漠然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王之涣
-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沁园春(送洪漕使宪闽)》均反映了诗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关心,但前者更多地表现出个人的感慨与孤独,后者则强调文人之间的相互支持与对文化的自豪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