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白话文翻译:
诗人感叹在端平年间的阙字碑文只剩下三行,淳祐年间又重来补充遗缺。为了整理这块碑文,费了十年的功夫,此生做事不必太忙。
注释:
- 端平:指宋朝端平年间(公元1234-1236年),当时碑文的缺失。
- 淳祐:指宋朝淳祐年间(公元1241-1250年),在这一时期补充了碑文。
- 阙:指缺失的部分,这里是指碑文的残缺。
- 收拾:整理、修缮的意思。
- 十载:十年的时间。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阙三行”是指在古代碑文上,因年久失修或人为原因,导致碑文部分缺失的现象。端平与淳祐是两个具体的历史时期,诗人提到这两个时期,反映了碑文的历史变迁和修复过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翚,号陶山,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诗词,尤其是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兼具豪放与细腻,常常表现对历史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刘克庄整理碑文的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努力,诗人感到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反映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忙碌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碑文缺失与修复的感叹,折射出历史的变迁以及个人的努力和坚持。诗的开头两句以感叹的语气提到碑文的缺失,展现了历史遗留的问题;而后两句则转向个人的经验,表达了经过艰辛努力后的收获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人的心境在于,尽管修复碑文花费了十年的时间,但他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忙碌,而在于对待事务的态度与内心的平和。这种哲理思考使得全诗不仅只是对一块碑文的修复感慨,更是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显示出诗人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端平曾叹阙三行:诗人提到在历史时期,碑文只剩下三行,表达出对历史残缺的感叹。
- 淳祐重来为补亡:在后来时期进行修补,显示出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遗产的维护。
- 收拾一碑劳十载:整理碑文的过程漫长且艰辛,反映出诗人的坚持。
- 此生凡事不须忙:总结人生的哲理,强调不必急于求成,珍惜当下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感叹:使用感叹的语气,有助于传达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碑文的修复过程,探讨了历史与个人的关系,强调了对时间的尊重和对生命的思考,倡导一种从容不迫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碑:象征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阙:象征缺失,反映了对过往的追忆与惋惜。
- 十载:代表时间的漫长与努力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阙三行”是指什么? A. 三行缺失的碑文
B. 三个字的缺失
C. 三个碑的缺失
答案:A -
刘克庄在修复碑文过程中用了多少年? A. 五年
B. 十年
C. 二十年
答案:B -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表达了怎样的生活态度? A. 要忙碌
B. 不必太忙
C. 一定要成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刘克庄通过历史的视角来展现个人的哲理,陶渊明则通过田园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歌史》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刘克庄的《陈景升顷遗余化度寺碑甚佳阙后三行归自龙溪》,感受其中的历史厚重与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