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客行疑类蟹爬沙,石磴盘回篆壁蜗。
涧水双流分雍益,栈云一线走褒斜。
烟峦浓绿堆丛木,篱落疏红带晚花。
耕凿不知征戍苦,乱山深处有人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行走在沙滩上,仿佛像螃蟹一样缓慢移动,石阶蜿蜒盘旋,像是篆刻的壁上蜗牛。山涧的水流分开,形成了两条流向不同的溪水,栈道如同一条细线,穿过重重云烟和山势。浓密的山峦绿意盎然,交错的树木形成了丛林,篱笆旁稀疏的红花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娇艳。农夫和工匠们在这片世外桃源中耕作,似乎并不知道战乱的痛苦,深山之中还有人们安居乐业。
注释:
- 蟹爬沙:形容行走缓慢,像螃蟹在沙滩上爬行。
- 石磴:指石阶,通常用于山间小路。
- 篆壁蜗:形容山石壁上有蜗牛,意在描绘环境的幽静和闲适。
- 涧水双流:指山涧的水流分成两条,形象生动。
- 栈云:指架在云雾上的长廊,形容道路的蜿蜒。
- 耕凿:指耕作和开采,强调农民的辛勤。
- 征戍苦:形容战争带来的痛苦,反衬山中生活的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德仪,清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表现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煎茶坪》创作于清代,作者在游历时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社会战乱中的一份宁静与安详。
诗歌鉴赏:
《煎茶坪》是一首具有浓郁田园气息的诗,诗中以丰富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篇以“客行疑类蟹爬沙”引入,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旅途的缓慢和艰辛,随即转入对周围环境的细致描写,石阶、涧水、栈道、烟峦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尤其是“耕凿不知征戍苦”,将田园生活与外界的战乱对比,更显出山中人们的安逸与幸福。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悲悯情怀,也突显了自然环境的和谐美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李德仪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行疑类蟹爬沙:行走在路上,速度缓慢,像螃蟹一样,表现出旅途的艰辛。
- 石磴盘回篆壁蜗:石阶蜿蜒曲折,似乎有蜗牛在壁上爬行,增强了环境的静谧感。
- 涧水双流分雍益:山涧的水流分为两条,展现出自然的变化。
- 栈云一线走褒斜:栈道宛如一条细线,穿行于云雾之间,描绘出一幅朦胧的山水景。
- 烟峦浓绿堆丛木:浓密的山峦和交错的树木,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 篱落疏红带晚花:篱笆旁边稀疏的红花,给人以温馨的感觉,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 耕凿不知征戍苦:农民在此安居乐业,似乎不知外面战乱的苦楚,表现一种人间的乐土。
- 乱山深处有人家:在偏僻的深山中仍然有人居住,传达出生活的坚韧和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疑类蟹爬沙”,将行者比作螃蟹,形象生动。
- 对仗:如“涧水双流分雍益,栈云一线走褒斜”,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浓绿的山峦和红花形成对比,展现自然的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隐含对战乱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蟹:象征缓慢与艰辛,暗示旅途的艰难。
- 石磴:代表自然的崎岖,体现与世隔绝的感觉。
- 涧水:象征生命的流动和变化,反映自然的生机。
- 烟峦:呈现出苍翠的山峦,象征着宁静与和谐。
- 耕凿:代表着劳动和生活,体现了人们的勤劳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客行疑类蟹爬沙”意指什么?
- A. 旅途的愉快
- B. 旅途的缓慢
- C. 旅途的危险
- D. 旅途的短暂
-
诗中提到的“篱落疏红带晚花”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的荒凉
- B. 田园的温馨
- C. 战乱的痛苦
- D. 旅途的艰辛
-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批判
- B. 对自然的描绘
- C. 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D.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对比李德仪的《煎茶坪》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美好,但李德仪更侧重生活的宁静与安详,而王维则在描绘景色的同时,表达了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煎茶坪》这首诗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