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时间: 2025-01-20 00:38: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同黄主簿登清风峡刘状元读书岩)》
作者:章谦亨 〔宋代〕
解变西昆体,一赋冠群英。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
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擎灯。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和理想的追求。开头提到“解变西昆体”,意指其诗风的变化以及对西昆体的超越,接着描绘了清风峡的读书环境,认为富贵如尘土般轻,孝义则如山岳般重,感叹未能成就大业。接下来讲述了时光流转,草木也有自己的光荣,与朋友一起登高,虽石龛狭小,却能容纳一盏短灯。千仞的崖壁如同切割般陡峭,四周翠绿的山峰绵延不绝,云雾缭绕,仿佛镇守着长生的秘境。最后表达了对岩前流水的喜爱,依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注释
- “解变西昆体”:指的是对西昆体诗风的变化和超越。
- “清风峡畔”:指在清风峡边。
- “富贵轻于尘土”:表示世俗的荣华富贵不值得重视。
- “孝义重于山岳”:强调孝顺和义气的价值比山岳还要重要。
- “陵谷纵迁改”:时间的变迁,不同的高低起伏。
- “草木亦光荣”:草木也有它们的光荣与使命。
-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与朋友一起登山游玩。
-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擎灯”:形容即便环境狭小,仍能容纳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 “千仞苍崖如削”:形容山崖的高耸与险峻。
- “云雾镇长生”:形容山间云雾缭绕,似乎在守护长生的秘密。
-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对岩前流水的喜爱,伴随朗朗书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章谦亨,字仲方,号澹斋,南宋时期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清新、明快,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相结合,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作者与友人共游清风峡,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和人生的哲理,故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读书和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以清风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诗中“富贵轻于尘土,孝义重于山岳”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传统价值观的认同,强调精神世界的重要性。读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积累,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中描绘的“千仞苍崖”和“岩前流水”构成一种雄伟而宁静的自然景观,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壮志与清明。最后一句“犹作诵弦声”更是将读书的氛围与自然的和谐结合,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整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环境的赞美,更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人感受到在喧嚣的世俗中,依然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解变西昆体:表明诗人在创作风格上有所突破。
- 一赋冠群英:认为自己的诗作在同类中优于他人。
- 清风峡畔,至今堂以读书名:清风峡是个读书的好地方,流传至今。
- 富贵轻于尘土:强调物质财富的微不足道。
- 孝义重于山岳:表达孝顺和义气的至高无上。
- 惜不大其成:感慨未能成就伟大事业。
- 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自然界的变化与生命的价值。
- 与仇香,穿阮屐,试同登:与朋友一起欣赏风景的乐趣。
- 石龛虽窄,可容一几短擎灯:即使环境狭小,也能容纳理想。
- 千仞苍崖如削:形容山崖的高耸和险峻。
- 四面翠屏不断,云雾镇长生:描绘四周的景色,仿佛仙境。
- 最爱岩前水,犹作诵弦声:对美景与读书生活的喜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富贵轻于尘土”,比喻财富的轻微。
- 对仗:如“陵谷纵迁改,草木亦光荣”,形成对比,增添韵律感。
- 排比:如“千仞苍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断”,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强调精神追求的重要性,传达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风峡:象征读书的理想环境。
- 山岳:代表崇高的道德价值。
- 草木:象征生命的价值与荣光。
- 流水:象征读书与思考的乐趣。
这些意象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反映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富贵”与何物进行对比?
A. 山岳
B. 尘土
C. 草木
D. 流水 -
作者在何处读书?
A. 山顶
B. 清风峡
C. 河边
D. 庭院 -
“千仞苍崖如削”形容的是什么?
A. 水流
B. 山崖
C. 人生
D. 知识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望岳》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人生理想,但更加侧重于对高远的追求,而章谦亨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读书的热爱与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章谦亨相关传记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