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聂侍郎子述》

时间: 2025-01-14 19:28:00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

要得处方医坏证,便须投矢负全筹。

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

早辨出师诸葛表,祁山斜谷郁绸缪。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幢红旆白貂裘,去踏西风万里秋。要得处方医坏证,便须投矢负全筹。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早辨出师诸葛表,祁山斜谷郁绸缪。

白话文翻译

身披碧绿的帐幕、红色的旗帜和白色的貂皮裘衣,踏上西风,穿越万里的秋色。要想找到治疗重症的处方,就必须全力以赴,不留余地。百年的机遇实在难得,一瞬间的光阴更容易流逝。早早地像诸葛亮那样明确出师的表章,祁山和斜谷之间,心思缜密地筹划。

注释

  • 碧幢红旆白貂裘:形容出行时的装束华丽,碧幢指绿色的帐幕,红旆指红色的旗帜,白貂裘指白色的貂皮裘衣。
  • 去踏西风万里秋:形容远行,西风代表秋天的风,万里秋指远行的路途。
  • 要得处方医坏证:比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医坏证指治疗重症。
  • 便须投矢负全筹:比喻必须全力以赴,投矢指射箭,负全筹指承担全部责任。
  • 百年机会真难遇:形容机遇难得。
  • 一线光阴更易流: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 早辨出师诸葛表:比喻早早地明确行动计划,诸葛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 祁山斜谷郁绸缪:形容心思缜密地筹划,祁山和斜谷是地名,郁绸缪指心思缜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崔与之(1158-1239),字正子,号菊坡,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崔与之送别聂子述的作品。聂子述是南宋时期的官员,此次出行可能是为了执行某项重要任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聂子述的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机遇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聂子述出行时的装束和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期望和祝福。诗中“碧幢红旆白貂裘”一句,以华丽的装束象征聂子述的重要使命,而“去踏西风万里秋”则进一步强化了远行的艰辛和壮阔。后文通过“要得处方医坏证”和“便须投矢负全筹”等比喻,强调了聂子述必须全力以赴,不留余地。最后两句以诸葛亮为喻,希望聂子述能像诸葛亮那样明确行动计划,心思缜密地筹划,体现了作者对聂子述的殷切期望和对时局的深切忧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幢红旆白貂裘:通过华丽的装束描绘聂子述的形象,象征其重要使命。
  2. 去踏西风万里秋:描绘远行的情景,强调路途的艰辛和壮阔。
  3. 要得处方医坏证:比喻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医坏证指治疗重症。
  4. 便须投矢负全筹:比喻必须全力以赴,投矢指射箭,负全筹指承担全部责任。
  5. 百年机会真难遇:形容机遇难得。
  6. 一线光阴更易流:形容时间流逝迅速。
  7. 早辨出师诸葛表:比喻早早地明确行动计划,诸葛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
  8. 祁山斜谷郁绸缪:形容心思缜密地筹划,祁山和斜谷是地名,郁绸缪指心思缜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要得处方医坏证”和“便须投矢负全筹”,通过比喻强调必须全力以赴。
  • 象征:如“碧幢红旆白貂裘”,通过华丽的装束象征重要使命。
  • 对仗:如“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通过对仗强调时间的宝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期望。通过描绘聂子述的出行情景和装束,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深厚期望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机遇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幢红旆白貂裘:华丽的装束,象征重要使命。
  • 西风万里秋:远行的路途,象征艰辛和壮阔。
  • 处方医坏证:解决问题的方法,象征必须全力以赴。
  • 投矢负全筹:全力以赴,象征承担全部责任。
  • 百年机会:难得的机遇,象征时间的宝贵。
  • 一线光阴:时间流逝迅速,象征时间的宝贵。
  • 出师诸葛表:明确行动计划,象征心思缜密。
  • 祁山斜谷:地名,象征心思缜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幢红旆白貂裘”一句,描绘了聂子述的什么形象? A. 平凡的出行 B. 华丽的装束 C. 简朴的装束 D. 普通的出行

  2. 诗中“要得处方医坏证”一句,比喻了什么? A.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B. 治疗轻症 C. 放弃治疗 D. 随意治疗

  3. 诗中“早辨出师诸葛表”一句,比喻了什么? A. 随意行动 B. 明确行动计划 C. 犹豫不决 D. 放弃行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机遇的珍惜。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崔与之《送聂侍郎子述》: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而崔与之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机遇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崔与之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崔与之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