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时间: 2024-09-19 21:14:05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

差以毫厘缪千里。

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深自觉、昨非今是。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 辛弃疾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
差以毫厘缪千里。
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
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
君子之交淡如水。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
深自觉昨非今是。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
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白话文翻译

贤者与愚者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少呢?
就像一毫厘的差距,却可以导致千里之外的误差。
仔细思考义与利的关系,舜与跖的分野,
那些孳孳求利的人,跟鸡鸣而起的人没有什么不同。
甘美的滋味终究容易变坏,到了岁末才明白,
君子之间的交往就像清水一样淡薄。
一时聚集的飞蛾,其声音如雷,
我深深地觉察到,昨日与今日的不同。
羡慕那安乐的窝中,享受泰和汤,
纵然畅饮,也不过是微醺而已。

注释

  • 贤愚相去:贤良与愚昧之间的差距。
  • 毫厘缪千里:形容细微的差异可能导致巨大的结果。
  • 舜跖之分:舜是贤明的君主,跖是暴虐的盗贼,意指道德的不同。
  • 孳孳者:指那些贪图利益的人。
  • 鸡鸣而起:比喻早起勤奋的人。
  • 君子之交淡如水:意指君子之间的交情清淡,不像小人那样浓烈却虚浮。
  • 泰和汤:一种温和的饮品,象征安宁与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军事家,出生于山东。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目睹了国家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他的词以豪放著称,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丁卯年八月,辛弃疾在生病期间创作,心境复杂,既有对人生的思考,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君子之交”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理解与认知。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洞仙歌·丁卯八月病中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词作。通过对“贤愚”与“义利”的探讨,诗人展现了深刻的社会观察力与人性理解。诗的开头“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引导读者思考智慧与愚昧之间的微妙关系,进而引出对人生的反思。

诗中对“舜跖之分”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引用,更是对人性善恶的深刻剖析。辛弃疾将贪图利益的人与鸡鸣而起的勤奋者进行对比,强调道德与品德的差异。接下来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则表明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友情是平淡而持久的。

整首词的情感层次丰富,前半部分的思考沉重而严肃,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在生病中体会到的无奈与羡慕,揭示了人们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通过对“泰和汤”的描绘,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贤愚相去,算其间能几。
    这一句提出了贤者与愚者之间的差距,引发思考。

  2. 差以毫厘缪千里。
    强调细微的差别可能导致巨大的后果,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3. 细思量义利,舜跖之分,
    表达了对道德与利益关系的深刻思考,通过历史人物来阐述观点。

  4. 孳孳者,等是鸡鸣而起。
    指出那些追逐利益的人与辛勤工作者之间的相似性。

  5. 味甘终易坏,岁晚还知,
    反映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岁末时才明白人生的真谛。

  6. 君子之交淡如水。
    强调真正的友情是平淡的,体现了哲理。

  7. 一饷聚飞蚊,其响如雷,
    通过比喻,表现出飞蚊聚集时的喧闹,暗示现实的嘈杂。

  8. 深自觉昨非今是。
    表达了对自身处境变化的感慨与反思。

  9. 羡安乐窝中泰和汤,
    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辛弃疾内心的挣扎。

  10. 更剧饮,无过半醺而已。
    表达了即使饮酒也只是微醺,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鸡鸣而起”比喻勤奋。
  • 对仗:如“贤愚相去”、“君子之交”。
  • 夸张:如“其响如雷”,形象地描绘飞蚊的嘈杂。

主题思想

全诗探讨了智慧与愚昧、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贤愚:象征智慧与无知的对比。
  • 舜跖:代表道德高尚与卑劣的分野。
  • 鸡鸣:象征勤奋与努力。
  • 泰和汤:象征安宁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弃疾在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舜与跖的分野主要指什么? A. 智慧与愚昧
    B. 道德与暴力
    C. 富贵与贫穷
    D. 勤奋与懒惰

  2. 诗中“君子之交淡如水”指的是什么样的人际关系?
    A. 亲密无间
    B. 清淡持久
    C. 虚情假意
    D. 争斗频繁

  3. 诗中提到的“飞蚊”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安宁
    B. 人际的喧闹
    C. 自由与放纵
    D. 努力与奋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声声慢》相比,辛弃疾的《洞仙歌》更侧重于对社会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李清照则多表现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辛弃疾全集》
  • 《宋词选注》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