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引》

时间: 2025-01-19 20:04:31

花梢红未足。

条破惊新绿。

重帘下遍阑干曲。

有人春睡熟。

有人春睡熟。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

起来香腮褪红玉。

花时爱与愁相续。

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坡引
辛弃疾

花梢红未足。条破惊新绿。
重帘下遍阑干曲。有人春睡熟。
有人春睡熟。鸣禽破梦,云偏目蹙。
起来香腮褪红玉。花时爱与愁相续。
罗裙过半幅,罗裙过半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花梢上的红色还不够鲜艳,新芽的绿色让人惊喜。重重的帘子下,遍布着蜿蜒的栏杆。有人沉浸在春天的酣睡中,享受着这份温暖的恬静;而有的人却因为鸟鸣打破了梦境,眉头微皱。醒来后,红润的脸颊似乎褪去了光彩,春天的时光让人充满了爱与愁绪。罗裙的半幅随着身姿轻盈飘动,仿佛在诉说着春的情愫。

注释:

  • 花梢红未足:花朵的红色还不够鲜艳,形容春天的花开得不完全。
  • 条破惊新绿:枝条破裂,露出了新生的绿叶,形容春天的生命力。
  • 重帘下遍阑干曲:重重的帘子下,栏杆蜿蜒曲折,描绘环境的幽静与美丽。
  • 有人春睡熟:有人在春日的温暖中酣睡。
  • 鸣禽破梦:鸟鸣声打破了梦境,暗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香腮褪红玉:香腮指的是面颊,褪去红色,可能是睡醒后的倦怠。
  • 花时爱与愁相续:春天的时光中,爱与愁绪交织不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政治家,军事家。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代表作有《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等。辛弃疾的词多描写英雄气概,抒发爱国情怀,风格独具特色。

创作背景
《东坡引》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正值南宋风雨飘摇之际,诗人虽身处动荡,但仍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东坡引》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和人们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人们的不同心境。开头通过描绘花朵和新绿,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天氛围。紧接着,通过对“春睡”的描写,表现出人们在春天的惬意与安宁,然而,鸟鸣又打破了这种沉静,带来了一丝不安与烦恼。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展现出人们在春天中不同的心境,有的人享受着春日的慵懒,而有的人则因外界的打扰而感到烦恼。最后一句“罗裙过半幅”,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隐喻着女子的柔情与脆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了春的魅力与人们心中的爱与愁,情感真挚而深邃,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花梢红未足:春天的花还未完全绽放,暗含着期待。
  2. 条破惊新绿:新芽的出现让人惊喜,象征生命的复苏。
  3. 重帘下遍阑干曲:环境的宁静与幽美,给人一种隐秘的美感。
  4. 有人春睡熟:人与自然的和谐,享受生活的安逸。
  5. 鸣禽破梦,云偏目蹙:自然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带来思绪的纷乱。
  6. 起来香腮褪红玉:醒来后面颊的红润消退,表现出一丝疲惫。
  7. 花时爱与愁相续:春天的美好与忧伤交织,让人感慨万千。
  8. 罗裙过半幅: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女性的柔美与春天的情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腮褪红玉”比喻面颊的娇美。
  • 拟人:如“鸣禽破梦”赋予鸟鸣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有人春睡熟”与“鸣禽破梦”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探讨了人们在春日中所感受到的爱与愁,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生命。
  • 绿:代表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象征着人们内心的宁静与期望。
  • 罗裙:象征女子的柔美与春天的情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景象有哪些?
    a) 花开
    b) 雪落
    c) 秋风
    d) 夏雨

  2. “有人春睡熟”中的“春睡”指的是什么?
    a) 睡觉
    b) 春天的慵懒
    c) 冬天的寒冷
    d) 夜晚的宁静

  3. 诗中提到的“鸣禽”打破了什么?
    a) 食物
    b) 梦
    c) 安静
    d) 时间

答案

  1. a) 花开
  2. b) 春天的慵懒
  3. b) 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 《如梦令》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辛弃疾的《东坡引》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人们的情感,但辛弃疾更加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对比,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柔情。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辛弃疾词全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