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资挽词二首》

时间: 2024-09-19 20:55:37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大资挽词二首
作者: 陈与义

一死公余事,由来虏亦人。
使知临难日,犹有不欺臣。
河洛倾遗愤,英雄叹后尘。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大资的怀念与敬仰,强调了忠诚与英雄气概。诗中提到,面对死亡,公事已无关紧要,敌人也是人;在临终之际,希望能够不背叛君主。诗人感叹河洛(指河南洛阳)地区的遗憾与愤怒,英雄们在感慨后辈的无能。最后,诗人认为刘大资的功业辉煌,理应被誉为麒麟(象征杰出的人物)。

注释:

  • 一死公余事:指面对死亡,其他事情已无所谓。
  • 由来虏亦人:敌人也是有情感的人。
  • 使知临难日:希望在临终之日。
  • 犹有不欺臣:仍希望不背叛君主。
  • 河洛倾遗愤:河洛地区(即今河南省)对过去的遗憾与愤怒。
  • 英雄叹后尘:英雄们对后代的感慨与叹息。
  • 煌煌中兴业:形容刘大资的辉煌成就。
  • 公合冠麒麟:比喻刘大资的杰出才能,像麒麟一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字义父,号东山,宋代诗人,以豪放派著称,与李清照、陆游等人同为南宋文学的重要代表。其诗歌多表达忠诚、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背景是国家动荡,诗人通过怀念刘大资的事迹,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对忠臣的钦佩。

诗歌鉴赏:

这首诗融汇了对忠诚与英雄气概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死”字引入,显得沉重而庄严,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忠臣的敬意。接着通过对比,强调了即使在临终时,仍然保持对君主的忠诚,显示出一种高尚的品格。诗中提到的“河洛倾遗愤”,则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感慨英雄在历史长河中被遗忘的无奈。最后用“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总结,展现了对刘大资的尊崇与赞美,突显了其卓越的功绩与品德。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邃,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强调面对死亡,个人责任与公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 第二联则表达了希望在临终之际,依然能够忠于君主的愿望。
    • 第三联感叹英雄的苦涩,体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后人的失望。
    • 第四联总结前面的情感,升华至对刘大资的赞美,显示出其应有的地位与荣耀。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一死公余事”和“使知临难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麒麟”比喻刘大资,象征其非凡的才能与地位。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忠诚的赞美、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同时也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英雄:象征着忠诚与坚韧,承载着历史的责任。
  • 麒麟:象征着杰出与荣耀,代表着理想中的人物形象。
  • 河洛:作为历史文化的发源地,承载着诗人的愤慨与哀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临难日”,指的是什么? A. 生日
    B. 死亡的日子
    C. 受伤的日子
    D. 旅行的日子

  2. “煌煌中兴业,公合冠麒麟”中的“麒麟”主要象征什么? A. 动物
    B. 荣耀与杰出
    C. 失败
    D. 贫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陆游的《示儿》,同样表达了忠诚与对国家的责任感,但更注重家国情怀的传承。
  • 李清照的《如梦令》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女性对历史的独特理解,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与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