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萧伯和仲和小饮二首 其二》

时间: 2024-12-29 19:15:37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

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

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

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谁曾白日上青天,谁羡千钟况万钱。要入诗家须有骨,若除酒外更无仙。三杯未必通大道,一斗真能出百篇。李杜饥寒才几日,却教富贵不论年。

白话文翻译:

谁曾在白天飞上青天?谁又羡慕那千钟的美酒和万贯的财富?要想成为诗人,必须要有骨气,除了酒,没有什么能使人长生不老。三杯酒未必能领悟大道,一斗酒却能写出百篇佳作。李白和杜甫饥寒交迫不过几天,却使得富贵与否不再重要。

注释:

  • 白日:白天,通常指阳光明媚的日子。
  • 青天:指高远的天空。
  • 千钟:形容大量的美酒。
  • 万钱:形容极为丰富的财富。
  • 诗家:指写诗的人,诗人。
  • :这里指的是气节、骨气,强调要有志向和理想。
  • :指长生不老的神仙。
  • 大道:指人生的真谛或哲理。
  • 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唐代著名诗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诗人通过酒与诗的关系,表现了对诗歌创作的思考以及对富贵的看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酒为引子,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人生哲理的关系。开篇以反问的方式引出话题,既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也体现出对物质财富的无所谓。诗中提到的“千钟万钱”与“骨气”形成鲜明对比,强调追求诗歌的精神价值而非物质享受。通过“李杜饥寒才几日”,诗人指出即使是伟大的诗人也曾经历困苦,这种经历反而让他们的作品更加深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物质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情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谁曾白日上青天”:质疑谁能在白天飞得如此高远。
    • “谁羡千钟况万钱”:讽刺那些只羡慕财富的人。
    • “要入诗家须有骨”:强调诗人必须有志向和气节。
    • “若除酒外更无仙”:酒是诗人创作的灵感来源。
    • “三杯未必通大道”:即使喝酒也未必能明理。
    • “一斗真能出百篇”:喝酒的过程往往能激发创作灵感。
    • “李杜饥寒才几日”:李白和杜甫的困境并不影响他们的诗歌成就。
    • “却教富贵不论年”:最终富贵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的精神追求。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财富与诗歌的关系,强调精神的追求。
    • 排比:如“千钟”、“万钱”,增强了语势。
    • 反问:引发读者思考,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脱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强调诗歌创作的价值远超过世俗的荣华富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灵感和诗人之间的密切关系。
  • 青天:代表理想与追求的高度。
  • 李杜:象征着伟大的诗人,强调创作和生活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李杜”指的是哪两位诗人?

    • A. 杜甫和白居易
    • B. 李白和杜甫
    • C. 白居易和王维
  2. 诗人认为要成为诗人需要什么?

    • A. 富贵
    • B. 学识
    • C. 骨气
  3. 诗中提到的“千钟”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酒
    • C. 学问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有相似之处,都是以酒为媒介,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但杨万里更多强调精神追求,而李白则更倾向于享受人生的豪放。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