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惠山一别十年强,
雪後精神老更苍。
白玉屏风三万丈,
半天遮断大湖光。
白话文翻译:
这一别惠山已经十年多了,
雪后的景象让我更显苍老。
高耸的白玉屏风如三万丈,
遮住了半天的大湖光亮。
注释:
- 惠山:位于中国江苏省,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人对此地有深厚的情感。
- 一别:指与惠山分别的时间。
- 十年强:指已经离开十年多的时间。
- 雪後:指雪后的景象,通常给人清新、纯净的感觉。
- 精神老更苍:意指岁月流逝,精神状态随着年纪的增长而显得更加苍老。
- 白玉屏风:形容惠山的山势如同洁白的屏风,极具气势。
- 三万丈:夸张的形容山的高度。
- 半天遮断大湖光:形容惠山的高大遮挡了大湖的光线,意象壮丽。
典故解析:
惠山:惠山在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留下诗篇,象征着名山大川的壮丽与情感寄托。诗人杨万里常以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厚感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离开惠山十年后,表达了对故地的思念和岁月流逝带来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惠山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开头的“惠山一别十年强”直接揭示了时间的流逝,令人感受到一个人在时间长河中微小而孤独的存在。接下来的“雪後精神老更苍”则通过雪后的景象与自身的精神状态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对岁月的无奈与感伤。白玉屏风的描写,使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呈现了惠山的壮丽景色,并且“半天遮断大湖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隐喻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深邃,融合了自然的壮美与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惠山一别十年强:开篇即提到与惠山的别离,强调时间的长久,暗示对故土的思念。
- 雪後精神老更苍:雪后的景象清新,反衬出诗人内心的苍老,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沉重感受。
- 白玉屏风三万丈: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惠山的巍峨,象征着诗人的理想和追求。
- 半天遮断大湖光: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惠山的伟岸,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局限与渺小。
修辞手法:
- 夸张:如“三万丈”形象地表达了山的高大。
- 对仗:如“雪後精神老更苍”具有对称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惠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惠山:象征故乡与归属感。
- 雪:象征纯洁与时间的流逝。
- 白玉屏风:象征伟岸的自然之美。
- 大湖光:象征希望与光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惠山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 A. 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
B. 通过叙述个人经历
C. 通过引用古典诗句
D. 通过对话形式 -
“白玉屏风三万丈”中的“白玉”主要是指什么? A. 雪
B. 山石
C. 纯洁
D. 视觉效果 -
诗中提到的“雪後精神老更苍”的意思是什么? A. 雪后的景象
B. 诗人感到年轻
C. 诗人感到苍老
D. 对雪的喜爱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 杜甫《望岳》:体现了对山川的崇敬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与杨万里这首诗在题材上有相似之处,都通过山水描写表达诗人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具豪情壮志,而杨万里则偏向细腻的感伤。两者在风格上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诗人个性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山水田园诗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