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衡阳簿林士恺》

时间: 2025-01-19 15:59:41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

上旌其言,擢第南官。

府庠诸生,坐斥匆匆。

君尽远诒,盍援掖逢。

予疏已先,所见略同。

每起敬爱,有烈士风。

予归里闬,时访藋蓬。

匪义不谈,惟理是穷。

告予戍及,栖枳湘中。

壮哉兹行,近紫盖峰。

刑使杰然,蜀彦之雄。

埋轮大勇,折槛精忠。

朝夕趋承,必得所从。

一被容接,终身登龙。

惟仕首辅,必廉必公。

惟学策要,必敬必恭。

胡张之乡,名理之宗。

公余取友,以相磨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衡阳簿林士恺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
上旌其言,擢第南官。
府庠诸生,坐斥匆匆。
君尽远诒,盍援掖逢。
予疏已先,所见略同。
每起敬爱,有烈士风。
予归里闬,时访藋蓬。
匪义不谈,惟理是穷。
告予戍及,栖枳湘中。
壮哉兹行,近紫盖峰。
刑使杰然,蜀彦之雄。
埋轮大勇,折槛精忠。
朝夕趋承,必得所从。
一被容接,终身登龙。
惟仕首辅,必廉必公。
惟学策要,必敬必恭。
胡张之乡,名理之宗。
公余取友,以相磨礲。


白话文翻译

赠衡阳簿林士恺
我们这一派的仲容,品德修养高尚,能够通达世事;
而他的志向卓越,令人仰慕其正直之行。
曾经一起叩门,竭力摧毁邪恶的锋芒。
因此被朝廷表彰,升为南方的官员。
在府学的学生们,坐着却匆匆忙忙。
你长途跋涉而来,何不扶持我一把呢?
我的见解早已提出,与你的看法大致相同。
每次产生敬意与爱戴,便会想起烈士的风范。
我回到故里,时常拜访那藋蓬的地方。
不是谈义气,而是探讨理义的穷究。
告诉我戍守的情况,栖息在湘水之中。
这次的壮行,接近紫盖峰。
刑使杰出,是蜀地的英雄。
埋轮的勇士,折槛的忠诚。
朝夕奔波,必定有所依从。
一旦接受你的容接,终身便可登龙门。
若要做首辅,必得廉洁公正。
若要学识深厚,必需恭敬谦虚。
胡张之乡,是名理之宗。
在公余之时,取友共相磨砺。


注释

字词注释

  • 仲容:指作者的朋友,意指其为人正直。
  • :门。
  • :违背。
  • 湘中:指湘江流域。
  • 紫盖峰:地名,象征高洁的志向。

典故解析

  • 烈士风:指古时志士仁人的气节与风范,常用以比喻有志之士的精神。
  • 登龙门:比喻获得成功或显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汝腾,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友人的关怀和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赵汝腾与友人林士恺相识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欣赏与关心,同时也反映了对官场风气的思考,寄托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林士恺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与人生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品德高尚、志向卓越的朋友形象,展现出作者对正直与忠诚的推崇。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友人的敬意,表现出深厚的友情。

值得注意的是,诗中多次提到“廉洁”、“公正”、“敬恭”等字眼,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官员品德的期望。这不仅是对林士恺的鼓励,也是对自己及后辈的警示,期望他们能以此为榜样,追求一个更为正直清明的官场。

整体上,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个人情感,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展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风貌与气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党仲容,行修能通:我所交往的朋友仲容,品德修养高尚,能够通达世事。
  • 而志卓然,以慕直躬:他的志向卓越,令人仰慕其正直之行。
  • 尝侪扣阍,力摧奸锋:曾经一起叩门,竭力摧毁邪恶的锋芒,表现出共同的理想与斗志。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对称的句式如“朝夕趋承,必得所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使用“登龙”比喻成功,表达对友人未来的期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对友人的赞美为主线,传达出对理想、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宋代士人的风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容:代表了理想中的朋友形象。
  • 湘水:象征着故乡的情感。
  • 紫盖峰:象征着高洁的志向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吾党仲容”指的是谁?

    • A. 诗人自己
    • B. 朋友
    • C. 官员
  2. “朝夕趋承,必得所从”意指什么?

    • A. 生活忙碌
    • B. 追求成功
    • C. 友谊珍贵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友人》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情感真挚,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杜甫的《赠友人》侧重于对朋友的怀念与共情,而赵汝腾的这首诗则更侧重于对理想与品德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