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巩屡约重九见访既而不至以诗送将官梁交且》
时间: 2025-01-08 02:19: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惠丽知君月下见倾城,
破恨悬知酒有兵。
老守无何惟日饮,
将军竞病自诗鸣。
花枝不共秋欹帽,
笔阵空来夜斫营。
爱惜微官将底用,
他年只好写铭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月下相见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牵挂。诗中提到,酒中有兵,似乎是暗示着战争的无奈。老将军只好整日饮酒自遣,而年轻的将军则因病吟诗自哀。秋天的花枝与帽子并不相配,笔墨在夜晚的营帐中显得空虚无力。对微薄官职的珍惜,似乎在表达对未来的渴望,唯有在未来才能写下铭刻的功勋。
注释
惠丽:指朋友的名字,可能是指美丽的女子。
倾城:形容美丽的景象,意指美丽能倾倒城市。
破恨:破除心中的恨意。
悬知:悬挂的知觉,隐喻对人事的感知。
将军竞病:将军因病而相互吟咏诗歌。
欹帽:帽子歪斜,隐喻秋天的萧瑟。
空来:空无意义地到来,象征着无所作为。
铭旌:铭刻于旗帜上的功绩,暗示对未来的抱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将军的敬意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酒、诗和秋天的意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苏轼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悟。诗的开头以“惠丽知君月下见倾城”引入,勾勒出一幅月下相见的美丽画面,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接着,诗人通过“破恨悬知酒有兵”表达了对生活无奈的感叹,似乎在暗示着即使在美好的景象中,也难掩心中的忧伤。
诗中的“将军竞病自诗鸣”生动地描绘了将军因病而不得不吟诗自遣的场景,体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再加上“花枝不共秋欹帽”的对比,更加突显了秋天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对微薄官职的珍惜,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期望与追求,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苏轼作为诗人的深邃与细腻,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惠丽知君月下见倾城”:描绘了友人惠丽在月光下美丽动人的景象。
- “破恨悬知酒有兵”:表达了心中对往事的恨意无法释怀,酒中包含着征战的无奈。
- “老守无何惟日饮”:年老的守将无所事事,只能借酒消愁。
- “将军竞病自诗鸣”:年轻的将军因病而吟咏,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苦闷。
- “花枝不共秋欹帽”:秋天的花枝与帽子不相配,象征着一种失落。
- “笔阵空来夜斫营”:夜晚的营帐中,笔墨的使用显得无意义。
- “爱惜微官将底用”:珍惜微薄的官职,暗示对未来的期待。
- “他年只好写铭旌”:未来唯有通过功勋铭刻来证明自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酒有兵”,暗示酒中包含战争的苦涩。
- 对仗:如“花枝不共秋欹帽”,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月、酒、诗、秋等意象,构建出情感的层次与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和将军的描写,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展现出诗人对未来的思索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着团圆和思念。
- 酒:代表着消愁与无奈。
- 秋:象征着萧瑟与人生的无常。
- 笔:象征着文人对于理想与追求的执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倾城”指的是: A. 一座城市
B. 美丽的景象
C. 一种情感
D. 诗人的家乡 -
“将军竞病自诗鸣”的意思是: A. 将军得病吟诗
B. 将军在战斗中受伤
C. 将军经常吟唱
D. 将军无所事事 -
诗中提到的“秋”意象主要传达了: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热烈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苏轼与李白在表现思乡情感方面的不同。苏轼的诗歌往往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情感直白。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