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询秀才归徐》
时间: 2024-09-19 21:29: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陈询秀才归徐
千里相从愧子心,未堪归路马駸駸。
更能作意怜衰病,肯後重来道古今。
三岁有期看一举,百年聊待到千寻。
行逢净社论余习,为说登临久废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乡之路的愧疚与无奈。千里相伴的旅途,让我愧对子女的心情,归路上马儿似乎也显得沉重。更何况,我心中对那些衰老和病痛的同情,竟然还想着能否再谈一谈古今的事情。三年之期只看一场举荐,百年又能等待多少次?在这行程中,偶遇净社的讨论,想要说说这些年久违的吟咏。
注释:
- 千里相从:指长途相伴,表示与友人同行的心情。
- 愧子心:愧疚于对家人的牵挂与责任。
- 马駸駸:马走得缓慢,形容归途艰难。
- 怜衰病:对衰老和病痛的怜悯。
- 三岁有期:三年一次的举荐期。
- 百年聊待:形容时间漫长,等待的渺茫。
- 净社:指清净的社团或组织,可能是文人聚会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师道(生卒年不详),字仲甫,号涧溪,宋朝时期的诗人,及评论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归乡的思念、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知识分子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压力,陈师道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归乡的旅程,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以“千里相从愧子心”引入,表现了诗人在长途跋涉中对家人的愧疚与牵挂。接着“未堪归路马駸駸”则通过对马匹的描绘,传达出归途的艰辛,这不仅是身体的疲惫,也象征着心灵的沉重。
在下一句中,诗人说“更能作意怜衰病”,这里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命运。提到“三岁有期看一举”,则是对人生短暂、机会难得的深思,百年虽长,但往往却不值一提。最后一句“行逢净社论余习”,表达了对过往文人生活的怀念与追忆,虽已久违,却依然让人向往。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五言绝句的结构,音韵和谐,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里相从愧子心”:表示长途相伴的同时,内心对家人的愧疚与牵挂。
- “未堪归路马駸駸”:归途遥远,马儿行走缓慢,象征着归家的艰难。
- “更能作意怜衰病”:对衰老和病痛的同情,反映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 “肯後重来道古今”:希望能够再一次谈论古今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三岁有期看一举”:形容人生机会难得,三年一次的举荐期。
- “百年聊待到千寻”:人生漫长,等待的渺茫。
- “行逢净社论余习”:在旅途中遇到文人社团,想要讨论往事。
- “为说登临久废吟”:表达了对过去吟咏生活的怀念与追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路比作人生旅程,表现出人生的坎坷。
- 拟人:马駸駸,赋予马以情感,增强归途的沉重感。
- 对仗:诗句中多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归乡之路,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牵挂的愧疚、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思考,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象征着漫长的旅程与人生的艰辛。
- 马:代表着归途的缓慢与艰难。
- 衰病:体现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 净社:象征着文人的社交和理想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里相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愧疚
C. 忧虑
答案:B -
“未堪归路马駸駸”中“駸駸”描绘的是? A. 马儿快速
B. 马儿缓慢
C. 马儿停下
答案:B -
诗中提到“三岁有期”是指? A. 机会难得
B. 时间短暂
C. 生活轻松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珍惜。
- 杜甫《月夜忆舍弟》: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
诗词对比:
- 陈师道的《陈询秀才归徐》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更多表达对归乡路上的愧疚与思考,后者则是对生活乐观的态度。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沉重,后者轻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师道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