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侯第》
时间: 2025-01-19 19:56:2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伤侯第 罗邺 〔唐代〕
世间荣辱半相和,昨日权门今雀罗。 万古明君方纳谏,九江迁客更应多。 碧池草熟人偷钓,画戟春闲莺乱过。 几许乐僮无主后,不离邻巷教笙歌。
白话文翻译
世间荣辱总是相伴相生,昨日还是权贵之家,今日却如空巢般冷清。 自古以来,明君才会接纳忠言,而被贬谪的官员却更多。 碧绿的池塘边,草已成熟,有人偷偷垂钓,画戟装饰的门庭春日里显得闲适,莺鸟随意飞过。 多少乐童在主人离去后,依旧在邻巷中教授笙歌。
注释
- 权门:指有权势的家族或人物。
- 雀罗:比喻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 九江迁客:指被贬谪到九江的官员,泛指被贬的官员。
- 画戟:古代仪仗用的兵器,这里指装饰华丽的门庭。
- 乐僮:指擅长音乐的童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权贵家族的兴衰更替,以及被贬官员的命运。诗中通过对权门衰败和迁客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忠言逆耳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权门衰败和迁客命运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唐代社会中权贵家族的兴衰更替。首联以“昨日权门今雀罗”形象地描绘了权贵家族的迅速衰败,揭示了世事无常的道理。颔联通过对“万古明君方纳谏”和“九江迁客更应多”的对比,表达了对忠言逆耳的思考和对被贬官员命运的同情。颈联和尾联则通过对碧池、画戟、乐僮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意象,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间荣辱半相和:指出世间荣辱总是相伴相生,无法分离。
- 昨日权门今雀罗:用“权门”和“雀罗”对比,形象地描绘了权贵家族的迅速衰败。
- 万古明君方纳谏:指出只有明君才会接纳忠言。
- 九江迁客更应多:表达了对被贬官员命运的同情。
- 碧池草熟人偷钓:通过对碧池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闲适的氛围。
- 画戟春闲莺乱过:用“画戟”和“莺乱过”描绘了门庭的闲适和生机。
- 几许乐僮无主后:表达了对乐僮命运的同情。
- 不离邻巷教笙歌:指出乐僮在主人离去后,依旧在邻巷中教授笙歌。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昨日权门今雀罗”,通过对比强化了权贵家族的衰败。
- 拟人:如“画戟春闲莺乱过”,赋予画戟和莺鸟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世间荣辱半相和”与“昨日权门今雀罗”,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权门衰败和迁客命运的描绘,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忠言逆耳的思考。诗中通过对碧池、画戟、乐僮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诗中的意象,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权门:象征权势和荣耀。
- 雀罗:象征衰败和冷清。
- 九江迁客:象征被贬谪的官员。
- 碧池:象征闲适和宁静。
- 画戟:象征华丽的门庭。
- 乐僮:象征音乐和艺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昨日权门今雀罗”中的“雀罗”比喻什么? A. 权势 B. 衰败 C. 荣耀 D. 宁静
- 诗中“九江迁客更应多”中的“九江迁客”指什么? A. 被贬谪的官员 B. 九江的居民 C. 九江的商人 D. 九江的文人
- 诗中“画戟春闲莺乱过”中的“画戟”象征什么? A. 兵器 B. 门庭 C. 春天 D. 莺鸟
答案:
-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丽人行》:通过对权贵家族的描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罗邺《伤侯第》与杜甫《丽人行》:两首诗都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但罗邺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权贵家族的批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罗邺的部分诗作。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罗邺诗作的详细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