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 其一 过三十九涧,逾襄王岭,入罗岕》

时间: 2025-01-14 21:09:13

山叠叠,溪流曲曲。

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

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

扶杖云生足。

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

意思解释

过涧歇 其一

原文展示:

过三十九涧,逾襄王岭,入罗岕。
山叠叠,溪流曲曲。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
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
扶杖云生足。
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

白话文翻译:

我走过三十九条山涧,翻越了襄王岭,进入罗岕。
山层叠,溪水蜿蜒,声势如雷轰,细微如琮琤,碎玉般的声音不断持续。
远处的三峡如同倒悬在天际,波光荡漾着千竿竹子。
石头的牙齿冰冷,手触摸到新绿的芳香沁人心脾。
我更是直身向上,沿着鸟儿的路径清泉流淌,羊肠小道绿意盎然。
我倚杖而行,仿佛云生脚下。
稍作休息在松风中,看着春天的嫩芽被摘下,轻轻提着碧色的篓子,村里几处烟火刚刚开始煮茶。

注释:

  • :山间溪流。
  • 襄王岭:传说中的山岭,以襄王命名。
  • 琮琤:形容清脆的声音。
  • 三峡:指长江三峡,地理名词。
  • 羊肠:形容小路弯曲狭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自然时,反映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过涧歇 其一》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与细腻。诗中“山叠叠,溪流曲曲”以对仗的形式描绘出层叠的山峦和蜿蜒的溪流,给人以动感的视觉效果。声音方面,“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的对比,使得读者能够在心中感受到自然的震撼与细腻,同时“碎玉声声续”更是将溪水的清澈与悦耳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空间的描绘上,诗人将视野从近及远,逐步拉开,最终以“天际倒悬三峡”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特别是“波漾千竿竹”让人感受到竹林的生机与活力,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在情感方面,诗人通过“扶杖云生足”的意象,传达一种游走于自然中的悠然自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心灵的解放。而“小憩松风,看摘春纤”则显示了诗人在劳作与休息之间的恬淡生活,表现出一种诗意的田园生活。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和生动的细节,传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过三十九涧,逾襄王岭,入罗岕。”:诗人描绘了行走的旅程,表现出不断向前探索的精神。
  • “山叠叠,溪流曲曲。”: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层次感和溪流的曲折,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
  • “大似雷轰,细似琮琤,碎玉声声续。”:声响的描写,采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创造出丰富的音响效果。
  • “天际倒悬三峡,波漾千竿竹。”:描绘出远处的壮丽景观,强调自然的宏伟。
  • “石齿冷,入手寒香沁新绿。”:触觉与嗅觉的结合,表达出自然的生机。
  • “更耸身直上,鸟道清泉,羊肠翠麓。”:表现出诗人向更高处攀登的渴望,充满了探索的激情。
  • “扶杖云生足。”:抒发一种轻松自在的生活状态。
  • “小憩松风,看摘春纤,轻携碧篓,村火几处茶初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惬意,传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碎玉声声续”,将水声比作碎玉,生动形象。
  • 拟人:如“扶杖云生足”,赋予动作以生命,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山叠叠,溪流曲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雄伟与稳重。
  • 溪流: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柔美。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 松风:象征着宁静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董元恺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羊肠”是形容什么?

    • A. 山路狭窄
    • B. 河流清澈
    • C. 树木茂密
    • D. 天空广阔
  3. “碎玉声声续”中“碎玉”用来形容什么?

    • A. 风声
    • B. 水声
    • C. 雨声
    • D. 鸟声

答案:

  1. C. 董元恺
  2. A. 山路狭窄
  3. B. 水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元恺和王维的山水诗,两位诗人都以山水为题材,但董元恺更注重细腻的描绘,而王维则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理。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