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涧歇 显德寺前看枫叶》
时间: 2025-01-19 17:34: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岚翠浓于草鞋夹。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
谷声遝。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
寺松三百本,雨溜苍皮,霜彫黛甲。
秃干争欹压。笑语同游,黄叶鸣檐,
丹枫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锸。
白话文翻译
山岚的翠色比草鞋夹更浓厚,沿着山坡细流潺潺,悄悄地流向苕溪。
谷中回响着急促的水声,混杂在纷乱的泉声中,似乎静静地回应着。
这地方的景色,纯净得像是得到了高人指教。
寺前的松树有三百株,雨水流淌在苍老的树皮上,霜打过的树干如黛色的甲壳。
光秃的树干争相倾斜着。我们在这里欢声笑语,黄叶在屋檐下轻声响动,
丹红的枫树裹着寺庙,如何能不让人沉醉其中?
注释
- 岚翠:山间的绿色景色。
- 草鞋夹:指草鞋的夹缝,形容山色浓厚。
- 潨潨:水流的声音,形容细流的潺潺声。
- 苕霅:指苕溪,古代指水流。
- 愀悄:形容安静而有些忧愁的状态。
- 关仝巨然法:指高人的教导或自然的规律。
- 苍皮:树皮颜色深沉。
- 黛甲:形容树木的颜色像黑色的甲壳。
- 荷埋身锸:形容陶醉在美景中,忘却身心的重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清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尤其在山水田园诗方面具有独特风格。他的诗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一次游览显德寺前,正值秋季,枫叶红透,景色宜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诗歌鉴赏
《过涧歇 显德寺前看枫叶》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首联“岚翠浓于草鞋夹”以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浓郁的山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接下来描绘了沿坡细流的潺潺声,与自然交融,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通过音响的描写,“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展示了无声的对话,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气氛。后半部分通过描绘寺庙周围的松树和秋天的景色,形成了对比与和谐。黄叶、丹枫和寺庙相互映衬,展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秋日氛围。
整首诗情景交融,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尤其在“如何不荷埋身锸”一句,传达出一种陶醉的心境,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岚翠浓于草鞋夹:山间的绿色景色浓厚如草鞋夹,生动形象。
- 绕坡细流,潨潨暗通苕霅:细流绕过坡地,潺潺的水声流向苕溪,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谷声遝:山谷中的声音,急促而清晰。
- 下落乱泉声里,愀悄如相答:乱泉的声响中,似乎有一种静谧的回应。
- 此间景,纯得关仝巨然法:这里的景色纯净,仿佛得到了高人的教诲。
- 寺松三百本:寺前有三百株松树,显示出自然的丰盈。
- 雨溜苍皮,霜彫黛甲:雨水流淌在苍老的树皮上,霜打过的树干如同黑色的甲壳。
- 秃干争欹压:光秃的树干相互倾斜,形成一种独特的姿态。
- 笑语同游,黄叶鸣檐:欢声笑语中,黄叶在屋檐下轻轻响动。
- 丹枫裹寺,如何不荷埋身锸:丹红的枫树环绕着寺庙,令人不禁沉醉于此。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岚翠浓于草鞋夹”,用形象的比喻增添了诗意。
- 拟人:如“愀悄如相答”,使自然景象更具情感。
- 对仗:如“雨溜苍皮,霜彫黛甲”,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秋日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岚翠: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清新。
- 细流:代表流动的生命与时间。
- 松树:象征坚韧与永恒。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渐行渐远与生命的轮回。
- 丹枫:象征热烈与激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岚翠”指的是哪种颜色?
- A. 红色
- B. 绿色
- C. 白色
-
诗中提到的“苕霅”是指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条溪流
- C. 一座山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热爱与敬畏
- C. 恐惧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色,情感更为沉静。
- 杜甫《秋兴八首》: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自然的热爱,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收录多位清代诗人的作品,对理解该时期的诗歌有帮助。
- 《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探讨古代山水诗的特点与风格,适合深入了解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