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偶成》
时间: 2025-01-05 10:33: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 偶成
作者: 熊琏 〔清代〕
暮雨萧萧冷。背昏灯掩卷徘徊,怅然思省。
浮世悲欢同一梦,几个邯郸佳境。
也休怨黄梁催醒。闻道凄凉归觉路,把残钟断鼓留心领。
诸想幻,太虚静。春光未远秋光近。
怎禁它雁背霜浓,芦花风紧。
从古多情人易老,况是工愁善病。
先白了飞蓬两鬓。彩笔生花浑艳绝,付文通只写千秋恨。
今古事,凭谁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寒冷的黄昏,雨声萧萧,诗人点着烛光,关上书卷,徘徊不前,心中感慨万千。浮华的世界中,悲欢离合都如一场梦,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到达邯郸的美丽境地呢?不必怨恨那黄粱一梦的催促醒来,听说那归途凄凉,留下的是断断续续的钟声和鼓声,让人心中感慨。种种想法如幻影般消散,四周静谧得像虚无。春天已经不远,秋天却已近在眼前。怎能抵挡那大雁南飞带来的霜寒,芦花在风中摇曳。自古以来,多情的人容易衰老,何况是那些常常忧愁生病的人,连两鬓的白发都先于飞蓬。手握彩笔,生花般的才情却已绝艳,写下的不过是千秋的遗恨。如今古往的事情,谁能再问呢?
注释:
- 暮雨萧萧冷:傍晚的雨声清冷而凄凉。
- 背昏灯掩卷徘徊:背着昏暗的灯光,关上书卷,徘徊不前。
- 邯郸佳境:邯郸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常用来象征理想的境地。
- 黄梁催醒:指黄粱美梦,暗指美好的梦境被现实打破。
- 残钟断鼓:象征着时光的流逝,留下的只有回响。
- 飞蓬:指蒲公英,象征漂泊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熊琏(1760-1823),清代诗人,仕途平平,但其诗才横溢,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清代中后期,社会变迁使得诗人产生了身世无奈、人生思考的情绪,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理想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 偶成》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暮雨萧萧冷”便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孤独的境地。在这种环境中,诗人感受到人生的苦涩与无奈,反映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浮世悲欢同一梦”揭示了人生的虚幻和无常,借用古典的邯郸美景作为理想的寄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然而,现实却是“黄梁催醒”,让人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
诗中提到的“诸想幻,太虚静”,描绘了一种对生命本质的哲学思考,仿佛在告诉人们,事物皆为幻影,唯有内心的宁静才是长久的归宿。诗人对四季的感知,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命的敏感。最后,诗人自叹“从古多情人易老”,感慨多情人士的衰老与无奈,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执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暮雨萧萧冷:雨声凄凉,气氛冷清,暗示情绪的低落。
- 背昏灯掩卷徘徊,怅然思省:背着昏暗的灯,关上书卷,心中徘徊,感到怅惘。
- 浮世悲欢同一梦:生活的悲欢离合如梦境般虚幻。
- 几个邯郸佳境:对理想境地的渴望,但却难以实现。
- 也休怨黄梁催醒:不必怨恨梦醒,提醒自己面对现实。
- 闻道凄凉归觉路:听说回归的路途是凄凉的。
- 把残钟断鼓留心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心中铭记。
- 诸想幻,太虚静:种种想法如幻影,内心却保持宁静。
- 春光未远秋光近:春天尚未远去,秋天却已临近。
- 怎禁它雁背霜浓,芦花风紧: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无法抵挡的季节变迁。
- 从古多情人易老,况是工愁善病:多情之人容易衰老,常愁善病。
- 先白了飞蓬两鬓:白发早生,象征时间的无情。
- 彩笔生花浑艳绝:才华依旧,但无力再现辉煌。
- 付文通只写千秋恨:写下的只是千年的遗憾。
- 今古事,凭谁问:历史的事情,谁能再去追问?
-
修辞手法:
- 比喻:“浮世悲欢同一梦”用梦来比喻人生的虚幻。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如“雁背霜浓”。
- 对仗:如“春光未远秋光近”,字句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挣扎。
意象分析:
- 雨:象征忧愁与思念。
- 昏灯:暗喻孤独与沉思的时刻。
- 邯郸:理想与美好的象征。
- 雁与芦花:自然之美与季节的变迁,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变化。
- 飞蓬:象征漂泊与无常,亦有时间流逝的意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邯郸佳境”象征什么?
- A. 理想的美好境地
- B. 真实的历史事件
- C. 诗人的家乡
-
诗中“从古多情人易老”的意思是?
- A. 多情的人容易衰老
- B. 多情的人生活幸福
- C. 多情的人容易发财
-
诗人通过“残钟断鼓”表达了什么?
- A.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B. 对音乐的热爱
- C. 对战争的忧虑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了多情与无奈的情感。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感。
诗词对比:
- 熊琏的《金缕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在探讨时间与情感的流逝,但熊琏更具哲理,而李清照则更显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分析清代诗人的风格及社会环境。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对古典诗词的全面解析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