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陪舅丈祠书彦平主簿兄游慧聚终日小饮上方》

时间: 2025-01-19 15:34:10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高处僧眠示,携筇试打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陪舅丈祠书彦平主簿兄游慧聚终日小饮上方

迎宵山吐月,不受寸云吞。
看影筛林杪,移尊藉石根。
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
高处僧眠示,携筇试打门。

白话文翻译

在夜晚的山头,明月升起,山峰似乎不受云雾的遮挡。
我看着月影透过树梢,轻轻移动酒杯,坐在石头旁。
远处有几处明亮的寺庙,一两座烟雾缭绕的小村庄。
在高处,僧人安静地睡着,手里拿着拐杖试着敲门。

注释

  • 迎宵:迎接夜晚。
  • 寸云:细微的云。
  • :过滤,形容月光透过树叶。
  • 林杪:树梢。
  • :依靠,坐。
  • :酒杯。
  • 参差:错落有致,形容寺庙分散。
  • 明梵刹:明亮的佛教寺院。
  • 烟村:有烟雾的小村庄。
  • 高处:指山高的地方。
  • 僧眠示:僧人安静地睡觉。
  • 携筇:手里拿着拐杖。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伴随舅丈和朋友游玩,感受到自然的静谧和人间的温暖。诗中提到的“明梵刹”指的是佛教寺庙,反映了诗人与宗教的关系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仲并,宋代诗人,作品多描绘自然与人情,风格清新幽雅,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与亲友游玩之际,正值夜晚,月光明亮,诗人以此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友共饮的惬意。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夜景,展现了诗人与舅丈及友人小聚时的愉悦心情。开篇的“迎宵山吐月”以喻景开头,带出夜晚的宁静与山色的迷人。随后,诗人通过“看影筛林杪”展示了月光透过树梢的细腻景象,传达了一种恬淡的生活情趣。酒杯的移动不仅是对饮的描写,更是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中间的“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让人感受到山村的隐秘与静谧,佛教寺庙的存在更添一份安宁。最后一句“高处僧眠示”则化作一句禅意,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不仅在描绘自然的美,更在表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体现出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迎宵山吐月:夜晚降临,山头映出明月,意境悠长。
    2. 不受寸云吞:月光不被细小的云雾遮挡,彰显明亮。
    3. 看影筛林杪:月影透过树梢,光影交错,生动形象。
    4. 移尊藉石根:举杯相饮,坐在石头根部,表现轻松自在。
    5. 参差明梵刹:远处的寺庙错落有致,点缀画面。
    6. 一二数烟村:小村庄若隐若现,烟雾缭绕,增添神秘感。
    7. 高处僧眠示:高处的僧人安静入睡,象征禅意。
    8. 携筇试打门:手持拐杖,似乎在试探敲门,暗示情景的诗意。
  • 修辞手法

    1. 比喻:“月吐”形象地比喻月亮的升起。
    2. 对仗:如“参差明梵刹,一二数烟村”,对称和谐。
    3. 拟人:诗中“看影筛林杪”赋予月影以动作,生动形象。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在的心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象征清明、宁静,体现诗人内心的平和。
  • :代表自然的伟岸与永恒,带来安慰与思考。
  • 寺庙:象征宗教的宁静与精神的寄托。
  • :象征人际关系的融洽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迎宵山吐月”中的“吐”字,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吐出
    B. 释放
    C. 反射
    D. 隐藏

  2. “高处僧眠示”一句中,僧人所代表的是什么? A. 忙碌
    B. 安静
    C. 快乐
    D. 哀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奉陪舅丈祠书彦平主簿兄游慧聚终日小饮上方》和王维的《鹿柴》,虽然都描绘自然风光,但前者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融,而后者则更突出自然的孤寂与宁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