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时间: 2025-01-06 09:23:46

一落颠崖不自由,春风相对说牢愁。

稚驴黑月光中吼,饥鼠青灯影下游。

岂料乾坤成堕甑,始知身世是虚舟。

遥怜海上今尘土,前代风流不肯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遣兴
文天祥 〔宋代〕

一落颠崖不自由,
春风相对说牢愁。
稚驴黑月光中吼,
饥鼠青灯影下游。
岂料乾坤成堕甑,
始知身世是虚舟。
遥怜海上今尘土,
前代风流不肯休。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闷的感慨。诗人形容自己如同坠入深渊,失去了自由,春风轻轻吹来,却只能诉说内心的忧愁。夜晚,稚嫩的驴子在黑暗中悲鸣,饥饿的老鼠在青灯下游走。谁曾想到,天地之间竟然如此无常,才意识到自己身世就像一只虚幻的舟船。遥远的海上,满是尘土,而昔日的风流人物却依然不肯退去。

注释

  • 落颠崖:意为跌落到悬崖,形象地表达了失去自由的状态。
  • 牢愁:指被困扰的忧愁。
  • 稚驴:年轻的驴,象征着无助和悲哀。
  • 青灯:指微弱的灯光,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 乾坤:指天地,表达人生的无常。
  • 虚舟:比喻人生的短暂和虚幻。
  • 尘土:指世俗的烦扰与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号履善,南宋时期的著名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生于乱世,经历了南宋灭亡的悲剧,因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屈的意志,被后人称颂。他的诗歌多表达爱国情怀和对民族存亡的忧虑,风格豪放激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灭亡前夕,文天祥身处困境,国家动荡不安,诗人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遣兴》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苦闷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即以“一落颠崖不自由”引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仿佛置身于悬崖边缘,随时都有可能跌入绝境。接着,春风似乎在安慰,但却只能诉说内心的忧愁,这种对比使得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愈加强烈。

而后两句“稚驴黑月光中吼,饥鼠青灯影下游”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凄凉景象,稚驴的叫声与饥鼠的游走,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助。接下来,诗人感慨“岂料乾坤成堕甑”,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悟,似乎在说,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间,个人的命运如同虚舟,随波逐流,毫无把握。

最后两句“遥怜海上今尘土,前代风流不肯休”则是对历史的沉思,诗人怀念昔日的风流人物,感叹他们的英名在如今的尘土中渐渐消逝,正如他自己在历史洪流中所遭遇的命运。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思想,还透出浓厚的历史责任感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落颠崖不自由: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困境的强烈感受。
  2. 春风相对说牢愁:春风的温暖与牢牢困住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
  3. 稚驴黑月光中吼:象征着在黑暗中挣扎的无辜与悲哀。
  4. 饥鼠青灯影下游:描绘了孤独与饥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5. 岂料乾坤成堕甑:感叹天地的无常,人生的虚幻。
  6. 始知身世是虚舟:意识到生命短暂如同虚舟,随波逐流。
  7. 遥怜海上今尘土:感慨历史的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无奈。
  8. 前代风流不肯休:怀念往昔风流人物,他们的英名仍旧响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世是虚舟”,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对比:如“春风”与“牢愁”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如“稚驴黑月光中吼”,赋予稚驴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深刻感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也透出一种对过往风流人物的怀念,体现出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颠崖:象征着人生的困境与无助。
  • 春风:代表希望与安慰,但在诗中却成了无奈的象征。
  • 稚驴:象征年轻与无辜,暗示生命的弱小。
  • 青灯:代表孤独与寂静,映射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 虚舟:象征人生的短暂与虚幻,反映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A. 春风
    • B. 稚驴
    • C. 青灯
  2. “身世是虚舟”中的“虚舟”比喻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自由的追求
    • C. 爱国的情怀
  3. 诗中提到的“前代风流”指的是什么?

    • A. 当代英雄
    • B. 过去的名人
    • C. 自己的理想

答案

  1. B. 稚驴
  2. A. 生命的短暂
  3. B. 过去的名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 《登高》 - 杜甫

诗词对比

《江城子·密州出猎》与《遣兴》都表达了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思考,但苏轼的作品更多体现了豪放与壮志,而文天祥则更显悲怆与深沉。

通过这两首诗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历史变迁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