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其一 出逢危叶落》
时间: 2024-12-29 22:3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景 其一 出逢危叶落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举眼秋萧索,乾坤岂不容。
叶因危后落,身是出时逢。
古木犹当道,西风小倚筇。
峥嵘如解羽,零乱复寒蛩。
薄似佳人命,飘如去国踪。
小山留我止,香月自重重。
白话文翻译:
抬眼望去,秋天显得萧索,天地之间难道没有容纳之处吗?
树叶因危急的时刻而纷纷落下,我的身影恰好在这时出现。
古老的树木依然在路边,西风轻轻倚着我的拐杖。
山峦的轮廓如同解开羽毛的样子,零乱的秋虫在寒风中呜咽。
生命的脆弱如同美人的命运,飘荡如同离乡的踪迹。
小山愿意让我停留,香气弥漫的月色层层叠叠。
注释:
字词注释:
- 萧索: 形容秋天的凄凉和荒凉。
- 危: 危急的情况,指秋天的环境。
- 峥嵘: 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山的轮廓。
- 寒蛩: 寒虫,这里指秋天的虫鸣。
- 佳人命: 指女子的命运,强调生命的脆弱。
- 香月: 月亮的香气,可能指夜晚的美好氛围。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确的典故,但“佳人命”的说法可能与古代对女子命运的看法有关,常常被比作脆弱和无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子渊,号小山,宋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山水、秋景,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诗人借景抒发个人的情感,表现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秋景 其一 出逢危叶落》通过描绘秋天的萧瑟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首句“举眼秋萧索”便直接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气氛,秋天的景色似乎在提醒人们生命的短暂和脆弱。接着“叶因危后落”提到树叶的飘落,这不仅是自然现象,更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诗中“古木犹当道,西风小倚筇”描绘了古老的树木与西风的相伴,诗人似乎在此情境中找到了某种安慰与陪伴。尤其是“峥嵘如解羽”,用山的轮廓比作羽毛的解开,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但同时又带有些许的忧伤,似乎在暗示着生命的复杂性。
最后两句“小山留我止,香月自重重”则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秋天和生命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举眼秋萧索”: 诗人抬眼望去,秋天的景色显得冷清、荒凉。
- “乾坤岂不容”: 天地之间似乎没有容纳的空间,反映出一种孤独感。
- “叶因危后落”: 树叶因危急的时刻而纷纷落下,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身是出时逢”: 诗人的身影正好在这个时刻出现,与自然相交融。
- “古木犹当道”: 古老的树木依然屹立在路边,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西风小倚筇”: 西风轻轻倚着诗人的拐杖,表现出一份闲适。
- “峥嵘如解羽”: 山峦的轮廓轻盈如羽毛,表现出一种美感。
- “零乱复寒蛩”: 零乱的虫鸣在寒风中,增添了秋天的萧瑟感。
- “薄似佳人命”: 将生命比作女子的命运,强调其脆弱无常。
- “飘如去国踪”: 生命的漂泊如同离乡的踪迹,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
- “小山留我止”: 小山愿意让诗人停留,表现出一种归属感。
- “香月自重重”: 月色如香气般层层叠叠,渲染出美好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 “薄似佳人命”,将脆弱的生命比作美人的命运。
- 拟人: “西风小倚筇”,赋予西风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人生的哲理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 象征凋零与无常,代表着生命的短暂。
- 古木: 代表历经沧桑的生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西风: 象征着秋日的寒冷与孤独。
- 佳人命: 代表生命的脆弱与不确定。
- 香月: 代表美好的事物,带有一丝温暖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举眼秋萧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宁静
- D. 忧愁
-
“叶因危后落”中的“危”指的是什么?
- A. 安全
- B. 危急的情况
- C. 平静
- D. 美丽
-
诗中“小山留我止”指的是?
- A. 诗人想离开
- B. 诗人希望停留
- C. 诗人对小山的厌倦
- D. 诗人与小山的争吵
答案:
- D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 反映了国家动乱中的个人感受,表现出对家国的忧虑。
- 王维《山中与幽人对酌》: 表达了隐逸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和谐,风格更为宁静。
- 对比解读: 刘辰翁的《秋景》更侧重于对秋天的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而杜甫和王维则更强调政治和隐逸的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诗词精华》
- 《宋代诗人研究》
- 《秋天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