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景 鹤唳清露垂》

时间: 2024-10-02 15:33:42

一叶寒金井,惟应独鹤知。

空山今夕泪,清露满空垂。

华表归来后,琴心感慨时。

寥寥天不问,湛湛夜何其。

富贵朝田薤,琅玕月地芝。

人间长似水,搔首梦为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景 鹤唳清露垂
一叶寒金井,惟应独鹤知。
空山今夕泪,清露满空垂。
华表归来后,琴心感慨时。
寥寥天不问,湛湛夜何其。
富贵朝田薤,琅玕月地芝。
人间长似水,搔首梦为谁。

白话文翻译

一片秋叶落入寒冷的井中,只有孤独的白鹤能知晓其中的冷寂。今夜空山之上,泪水与清露交织,满山空灵而垂。华表归来后,我的琴心在此刻感慨万千。昏暗的天不曾询问我,夜空深邃得令人惊叹。富贵犹如早晨的田野,琅玕般的月光洒在土地上。人世间宛如流水,轻轻抚首,我的梦又是为了谁呢?

注释

  • 寒金:指秋天的金色树叶,表现出秋意的凄凉。
  • 独鹤:象征孤独,表明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中,只有白鹤与我同在。
  • 华表:古代王朝的标志性建筑,归来意味着经历了某种归属感的寻找。
  • 琴心:指诗人内心的情感与音乐的共鸣。
  • 琅玕:指一种美丽的石头,象征珍贵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著名诗人,生平信息较少,主要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感悟及个人的情怀,尤其在秋冬季节的描写上尤为动人。

创作背景

《秋景 鹤唳清露垂》是在一个秋夜创作的,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感伤,反映了他在社会变迁中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渗透着深沉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索。开篇“一叶寒金井”,即以一片落叶引入,给人一种萧瑟的感觉,既是秋天的象征,也是生命无常的隐喻。接着,诗人描绘了空山之夜,清露满空,这种空灵的意境中,充满了孤寂之感。

“华表归来后,琴心感慨时。”这一句中,华表象征着归属与荣耀,而琴心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流露,表明他在面对外界的富贵与名利时,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更加显现。最后两句“富贵朝田薤,琅玕月地芝。”则是对世间富贵与自然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繁华的淡淡无奈与追问。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展现了秋天的静谧与内心的感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叶寒金井:一片秋天的落叶,映衬出寒冷的井水,暗示秋天的萧瑟与孤寂。
  • 惟应独鹤知:只有那孤独的白鹤才能感受到这种冷清,突出孤独感。
  • 空山今夕泪:今夜的空山充满了泪水,表现了诗人的悲伤情绪。
  • 清露满空垂:清晨的露水在空中低垂,增添了自然的细腻感。
  • 华表归来后:经历了荣华后,诗人回归思考,暗示对名利的反思。
  • 琴心感慨时:琴心即是内心的情感与情绪,表明他对生命的感慨。
  • 寥寥天不问:在这空寂的天际间,没有人关心我的内心。
  • 湛湛夜何其:深邃的夜空令人感慨,增加了孤独感。
  • 富贵朝田薤:富贵的生活如同晨露,短暂而易逝。
  • 琅玕月地芝:美丽的自然景象与世俗的富贵形成鲜明对比。
  • 人间长似水:人生如同流水般迅速,流逝无常。
  • 搔首梦为谁:抚首沉思,梦境又是为了谁,表现出对人生的疑惑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流水,表现出时光的无情。
  • 拟人:空山与夜空仿佛有情感,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孤独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繁华与宁静之间的矛盾感受,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金:象征秋天的凋零与生命的短暂。
  • 空山:代表孤独与宁静的环境,反映内心的孤寂。
  • 清露:象征清新与纯洁,同时也暗示了流逝的时间。
  • 华表:象征荣华与地位的象征,反映归属感的缺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叶寒金井”中的“金”指什么?

    • A. 颜色
    • B. 物质
    • C. 生命的价值
    • D. 诗人的心情
  2. 诗中“华表归来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归属感
    • B. 孤独
    • C. 喜悦
    • D. 忧伤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人生的思考与孤独的感悟
    • C. 对财富的追求
    •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辰翁的《秋景 鹤唳清露垂》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前者更显孤寂,后者则更富有宁静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