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鹤会正阳後》
时间: 2025-01-19 14:51: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鹤会正阳後
作者:刘辰翁 〔宋代〕
鹤会正阳後,又为此公来。
向时圯上,不似魁梧出尘埃。
少日河东赋手,醉里新丰对草,
谈笑上金台。
太子少灵气,马客岂仙才。
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
龙涎沈水是浅,薄命有人猜。
闻说老仙清健,想见风姿皓伟,
天语快行催。
凫舄看双去,槐第似亲栽。
白话文翻译
在鹤会之后,又为这位公子来到。
往昔在圯上,却不像他那样高大出尘。
年轻时在河东赋诗,醉中与新丰的草谈笑,
登上金台畅所欲言。
太子少有灵气,马客岂是仙才。
身穿紫貂裘,手持骇犀剑,举杯鹦鹉杯。
龙涎沉水是浅,薄命的人总有人猜测。
听说老仙清健,我想见他的风姿清朗伟岸,
天上的命令催促着我快去。
看着那双凫舄远去,槐树下的院子似乎是亲自栽种的。
注释
- 鹤会:指一种聚会,可能与高雅的文人活动有关。
- 正阳:指正午,象征着光明和旺盛的生命力。
- 圯上:指桥下,可能象征着低谷或隐逸的状态。
- 魁梧:形容身材魁伟。
- 醉里新丰:新丰是地名,指酒醉后与友人谈笑的情景。
- 太子:指王子,象征年轻的贵族。
- 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描绘富贵华丽的生活。
- 龙涎:一种珍贵的香料,象征着世间的珍贵之物。
- 老仙:指修道长者,象征超脱尘世的高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辰翁,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游乐、山水,具有清新雅致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聚会与文人交往频繁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文人雅士生活的向往与追忆,以及对高人逸士的钦佩。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鹤会正阳後》是一首充满文人气息的诗,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提到的“鹤会”,暗示了高雅的聚会,反映出作者对文人雅士交往的重视。开头的“又为此公来”透露出诗人对于重聚的期待与喜悦,紧接着展现了对往昔生活的回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念。
在描述年轻时的潇洒与豪放时,诗人使用了“醉里新丰对草”的意象,生动地描绘出那种自由自在的快乐。而“太子少灵气,马客岂仙才”则是对世俗与超凡的对比,体现了诗人对真才实学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描绘生活场景,表达了对高洁人品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鹤会正阳後,又为此公来:表达对高雅聚会的期待。
- 向时圯上,不似魁梧出尘埃:对比过去的自己与现在的追求。
- 少日河东赋手,醉里新丰对草:回忆年轻时的潇洒与欢乐。
- 谈笑上金台:描绘与友人共度的快乐时光。
- 太子少灵气,马客岂仙才:批判世俗对才华的忽视,强调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 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展现富贵的生活与奢华的享受。
- 龙涎沈水是浅,薄命有人猜:反映世人的猜测与对命运的无奈。
- 闻说老仙清健,想见风姿皓伟:渴望见到高人,展现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凫舄看双去,槐第似亲栽:描绘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生活画面。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太子少灵气”)、对仗(“紫貂裘,骇犀剑”)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表现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友人聚会的回忆,表达了对高洁人品的向往,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怀念,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鹤:象征高洁与超脱。
- 紫貂裘:象征富贵与奢华。
- 龙涎:象征珍贵的事物。
- 凫舄:象征宁静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鹤会”指什么?
A. 高雅聚会
B. 社交活动
C. 书法展览
答案:A -
诗人对“太子”的评价是?
A. 具有灵气
B. 缺乏灵气
C. 是仙才
答案:B -
诗中“龙涎”象征什么?
A. 平凡
B. 珍贵之物
C. 生活的无奈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探讨了人情与理想,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在高雅的文人生活中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辰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