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客许石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
白话文翻译:
石公讲述道理,每一句都超凡脱俗。 真正的相知在于了解彼此的心,怎会怨恨主人与客人的身份。 过错之后应当归来,早晚都不会有灾难。 主人确实是个贤人,多半不会责怪。
注释:
- 石公:指诗人自己,卢仝自称。
- 出凡格:超出一般人的见解或表达。
- 相知贵知心:真正的朋友在于了解彼此的内心。
- 过须归去来:犯了错误后应该回来改正。
- 旦晚上无厄:早晚都不会有困难或灾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卢仝(约795-835),唐代诗人,字玉川,号玉川子,与韩愈、孟郊等人为友,诗风奇崛,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卢仝在与友人的赠答诗中的一部分,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信任,以及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我行为的自信。诗中“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一句,既表现了诗人的自负,也显示了他对友人的尊重和信任。“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则强调了友情的真谛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和地位。最后两句“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和对友人的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公说道理,句句出凡格:诗人自称为“石公”,表达自己言论的非凡和超群。
- 相知贵知心,岂恨主为客:强调真正的友情在于心灵的相通,而非外在的身份。
- 过须归去来,旦晚上无厄:表达了对自己行为的自信,相信即使有过错也能得到理解和宽恕。
- 主人诚贤人,多应不相责:对友人的信任和期待,相信友人会理解和支持自己。
修辞手法:
- 出凡格:比喻,形容言论或见解超出常人。
- 相知贵知心:对比,强调心灵相通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友情和自我认知,通过表达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对自己行为的自信,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意象分析:
- 石公:诗人自称的形象,象征着坚定和超凡。
- 相知贵知心:心灵相通的意象,象征着友情的真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石公”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诗人的朋友 C. 一个历史人物 答案:A
-
“相知贵知心”强调的是什么? A. 身份和地位 B. 心灵的相通 C. 外在的物质 答案:B
-
诗中“过须归去来”表达了什么? A. 对过错的后悔 B. 对过错的自信 C. 对过错的逃避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卢仝的其他诗作,如《月蚀诗》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韩愈的《师说》进行对比,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现实的深刻见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唐诗三百首》
- 《卢仝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