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书事》

时间: 2025-01-05 10:34:01

久客益知行路难,镜中双鬓不须看。

山川积雪坚冰地,舟楫长淮古汳间。

馈费主人勤俗礼,书来故里劝加餐。

北归渐踏尘埃道,尽日危亭且看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中书事 张耒 〔宋代〕

久客益知行路难,镜中双鬓不须看。 山川积雪坚冰地,舟楫长淮古汳间。 馈费主人勤俗礼,书来故里劝加餐。 北归渐踏尘埃道,尽日危亭且看山。

白话文翻译:

长期客居他乡,更加深切体会到行路的艰难,镜中的双鬓已斑白,不必再去看了。 山川之间积雪未化,坚冰覆盖大地,我乘坐的舟船在长淮和古汳之间穿行。 主人热情地招待,遵循着传统的礼节,从故乡寄来的书信劝我多加餐食。 北归的路上渐渐踏上了尘土飞扬的道路,整日在高亭上远眺群山。

注释:

  • 久客:长期客居他乡。
  • 行路难:指旅途的艰辛。
  • 镜中双鬓:指镜中映照出的白发,比喻年老。
  • 山川积雪坚冰地:形容寒冷的冬季景象。
  • 舟楫长淮古汳间:指在长淮和古汳(古代河流名)之间乘船旅行。
  • 馈费主人勤俗礼:主人热情地招待,遵循着传统的礼节。
  • 书来故里劝加餐:从故乡寄来的书信劝我多加餐食,保重身体。
  • 北归渐踏尘埃道:指北归的路上渐渐踏上了尘土飞扬的道路。
  • 尽日危亭且看山:整日在高亭上远眺群山,享受自然美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长期客居他乡,历经艰辛后北归的途中,反映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张耒长期客居他乡后北归的途中。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艰辛和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长期客居他乡的深刻体会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久客益知行路难”一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艰辛的感受,而“镜中双鬓不须看”则隐喻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久客益知行路难”:直接表达了作者对长期客居他乡的深刻体会,旅途的艰辛。
  2. “镜中双鬓不须看”:隐喻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不必再看镜中的白发。
  3. “山川积雪坚冰地”: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景象,增强了旅途的艰辛感。
  4. “舟楫长淮古汳间”:指在长淮和古汳之间乘船旅行,具体描绘了旅途的情景。
  5. “馈费主人勤俗礼”:主人热情地招待,遵循着传统的礼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6. “书来故里劝加餐”:从故乡寄来的书信劝我多加餐食,保重身体,表达了故乡的关怀。
  7. “北归渐踏尘埃道”:指北归的路上渐渐踏上了尘土飞扬的道路,具体描绘了北归的情景。
  8. “尽日危亭且看山”:整日在高亭上远眺群山,享受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隐喻:如“镜中双鬓不须看”,用镜中的白发隐喻岁月的流逝。
  • 具体描绘:如“山川积雪坚冰地”,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增强诗歌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长期客居他乡的深刻体会,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通过旅途的艰辛和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镜中双鬓:隐喻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山川积雪坚冰地:描绘了寒冷的冬季景象,增强了旅途的艰辛感。
  • 舟楫长淮古汳间:具体描绘了旅途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感。
  • 危亭且看山: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镜中双鬓不须看”一句隐喻了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旅途的艰辛 C. 人生的无常 D. 自然的美景 答案:A、C

  2. 诗中“山川积雪坚冰地”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春天的美景 B. 夏天的炎热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D

  3. 诗中“馈费主人勤俗礼”一句表达了什么? A. 主人的热情招待 B. 旅途的艰辛 C. 故乡的思念 D. 自然的美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旅夜书怀》:表达了长期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旅途的艰辛。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张耒《舟中书事》与杜甫《旅夜书怀》:都表达了长期客居他乡的孤独和旅途的艰辛,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美景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歌,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