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犯渡江云》
时间: 2025-01-17 08:4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三犯渡江云
作者: 项鸿祚 〔清代〕
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
冷云随棹转,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
似翛然,身行画里,诗思入昏鸦。
横斜,梵钟破暝,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
凭唤取,天寒翠袖,同倚霜华。
提壶惯负经年约,最撩人,还有芦花。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
白话文翻译
雪融化后,小溪的路变得干净,梅花深处竹林幽静,篱笆外只有两三家人。
冷冷的云随着船桨的划动而飘动,近在咫尺的幽香,占据了水的西岸。
野鸥引导我,认出了桥边几棵查牙树。
似乎如同在画中游走,诗思飞入昏暗的乌鸦。
横斜的月光下,梵钟声破晓,渔舟笛声悠扬,明月再度照亮林间。
我呼唤她,天寒时她身披翠袖,倚靠在霜花之上。
提着壶,习惯了与她在经年中相约,最令人心动的,还有那芦花。
你可知?梦游中我空赋蒹葭。
注释
- 溪路:溪水旁的小路。
- 梅深竹窈:梅花丛生,竹林幽深。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
- 查牙:一种树木,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的名字。
- 翛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梵钟:佛教寺庙中的钟,通常用于报时。
- 霜华:指霜花,形容寒冷的天气。
- 蒹葭:指芦苇,常用以象征柔情和哀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鸿祚,清代诗人,生活在清朝时期,因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寒料峭的时节,诗人在游历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以及生活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诗歌鉴赏
《三犯渡江云》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诗的开头以“雪销溪路净,梅深竹窈”展现出一幅春天的画面,清澈的溪水、盛开的梅花、幽静的竹林,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随着诗的深入,冷云随船而动,幽香扑鼻而来,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的境界。
诗中提到“野鸥导我”,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野鸥的存在仿佛是大自然的指引。而“似翛然,身行画里”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仿佛自己已融入那幅美丽的画卷,诗思也随之飞扬。
随着“梵钟破暝,渔笛吹香”,诗中逐步引入音响的元素,形成一种音乐的意境,仿佛在描绘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夜晚。最后,提到的“芦花”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蕴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雪销溪路净:雪融之后,溪水旁的小路变得干净清晰。
- 梅深竹窈,篱落两三家:梅花深处,竹林幽静,篱笆外仅有两三户人家,表现出一种静谧的乡村生活。
- 冷云随棹转:船桨划动,冷云随着船的行驶而移动。
- 咫尺幽香,占断水西涯:近在咫尺的幽香弥漫,仿佛占据了水的西岸。
- 野鸥导我,认过桥几树查牙:野鸥引导着我,认出了桥边的几棵查牙树。
- 似翛然,身行画里:如同在画中游走,轻松自在。
- 诗思入昏鸦:诗的思绪仿佛飞入昏暗的乌鸦之中。
- 横斜,梵钟破暝:横斜的月光下,梵钟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
- 渔笛吹香,月又明林下:渔舟的笛声悠扬,明月再次映照在林间。
- 凭唤取,天寒翠袖:我呼唤她,她在寒冷中身披翠袖。
- 同倚霜华:和我一起依靠在霜花之上。
- 提壶惯负经年约:提着壶,习惯了与她在岁月中相约。
- 最撩人,还有芦花:最动人心弦的,还有那摇曳的芦花。
- 君知否,梦游空赋蒹葭:你可知道?我在梦中空赋蒹葭。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身行画里”,比喻诗人如同在画中游走。
- 拟人:如“冷云随棹转”,赋予云朵以行动能力。
- 对仗:如“天寒翠袖,同倚霜华”,形成工整的对称。
主题思想
诗歌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抒发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渗透着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梅花:代表坚韧与高洁。
- 竹林:象征清雅与幽静。
- 野鸥:象征自由与自然。
- 芦花:体现柔情与怀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几种? A. 梅花、竹子、荆棘
B. 梅花、竹子、查牙
C. 梅花、竹子、松树
D. 梅花、竹子、芦苇 -
诗中提到的“梵钟”主要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佛教寺庙中的钟
C. 渔舟的笛声
D. 乡村的钟声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爱情的思考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感悟
C. 对历史的追忆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江雪》:柳宗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三犯渡江云》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探寻,但《静夜思》更多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而《三犯渡江云》则侧重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选》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