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效·君臣》

时间: 2025-01-07 18:36:18

虎啸兮风生,龙举兮云从。

弹角兮应角,鼓宫兮应宫。

有熊兮重华,风合兮皋繇。

世卓兮眇眇,矩矱兮可寻。

申椒兮杜蘅,揭车兮留夷。

捋芽兮撷条,芳菲暮兮满堂。

梓人兮善工,籙赤兮重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效·君臣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虎啸兮风生,龙举兮云从。
弹角兮应角,鼓宫兮应宫。
有熊兮重华,风合兮皋繇。
世卓兮眇眇,矩矱兮可寻。
申椒兮杜蘅,揭车兮留夷。
捋芽兮撷条,芳菲暮兮满堂。
梓人兮善工,籙赤兮重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君臣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所需要具备的特质与境界。开头提到“虎啸”和“龙举”,象征着力量与权威;接着“弹角”和“鼓宫”,暗示着音乐与和谐。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有熊”和“风合”,表达了天地间的和谐与互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理想的君臣之道,强调了君主的威严与贤臣的辅佐。

注释

  • 虎啸:象征勇猛和威力。
  • 龙举:龙是古代帝王的象征,表示权威和尊贵。
  • 弹角:古乐器,象征音乐的和谐。
  • 鼓宫:古代乐器,象征节奏和秩序。
  • 有熊:可能指代某种神秘或古老的存在。
  • 重华:通常指代美好或重视的事物。
  • 世卓:强调世事的卓越与独特。
  • 矩矱:形容事物的规范与标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歌颂君臣之道和自然景观见长,风格典雅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强调君臣之间的和谐与协调。

诗歌鉴赏

《九效·君臣》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君臣关系的理想状态。开篇的“虎啸兮风生,龙举兮云从”便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展现出一种自然之力与王权的结合。诗中运用的对仗和排比手法,使得诗句富有节奏感,增强了诗的音乐性。

诗中提到的各种意象,如“弹角”、“鼓宫”等,不仅仅是音乐的代表,更象征着社会的和谐与秩序。正如古人所说,“和谐”是一个国家兴旺的重要基石。接下来的句子,如“世卓兮眇眇,矩矱兮可寻”,则暗示了君臣之间应有的智慧与理想,强调在复杂的社会中寻求规范与标准的重要性。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通过“梓人兮善工,籙赤兮重昌”,传达了对贤臣的赞美,强调了他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整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展现了古代诗人的深邃思考,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政治哲学的深刻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虎啸兮风生:虎的吼叫引起风的产生,象征着权威的威震。
  2. 龙举兮云从:龙的升起带来了云彩,暗示着王权带来的风云变幻。
  3. 弹角兮应角:音乐的响起与自然的合鸣,暗示和谐的重要性。
  4. 鼓宫兮应宫:鼓声响起,宫廷也随之反应,表明君主的号令得到了响应。
  5. 有熊兮重华:熊象征着某种力量,重华则表示珍贵。
  6. 风合兮皋繇:风的合拢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7. 世卓兮眇眇:世事卓越而又渺小,强调对历史的反思。
  8. 矩矱兮可寻:形状与标准可以寻找,表明理想的存在。
  9. 申椒兮杜蘅:二者皆为植物,象征生生不息。
  10. 揭车兮留夷:揭示车辙,留给后人反思。
  11. 捋芽兮撷条: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12. 芳菲暮兮满堂:花香四溢,寓意繁荣的局面。
  13. 梓人兮善工:比喻工匠的技艺高超。
  14. 籙赤兮重昌:重视传统与文化,强调繁荣昌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虎啸”比喻威权。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气势与韵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君臣关系的渴望,强调权力与和谐的结合,展现了古代哲学家对政治的思考与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权威与力量。
  2. :象征皇权与神圣。
  3. 音乐:象征和谐与美好。
  4. 植物:象征生机与繁荣。
  5. 工匠:象征技艺与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啸”象征什么?

    • A. 和谐
    • B. 权威
    • C. 劳动
  2. “龙举”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政治权威
    • C. 音乐文化
  3. 本诗强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 A. 君臣关系的和谐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生的哲学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九效·君臣》《岳阳楼记》(范仲淹):两者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前者强调君臣和谐,后者则侧重于历史的反思和个人情怀。

粗略解读

虽然两首诗的主题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