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时间: 2025-01-06 05:00:54

沙场握节杖时髦,说舌纵横小六韬。

委质肯轻从晋鼓,摛文空见泣秦牢。

冷山韵语名如斗,莲泺危言命若毛。

岂料归朝才十稔,白杨声裹寿原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沙场握节杖时髦,说舌纵横小六韬。
委质肯轻从晋鼓,摛文空见泣秦牢。
冷山韵语名如斗,莲泺危言命若毛。
岂料归朝才十稔,白杨声裹寿原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处沙场的将领,手握节杖,风采非凡,口才犀利。虽然他愿意在晋国的鼓声下从容自若,但在文采方面却只能对着秦国的监牢感叹流泪。冷山的韵语声名如斗,莲泺的危言如毛之微。谁曾想到他归朝才十年,白杨的声音却已传遍高寿的原野。

注释:

  • 节杖:指指挥军队的权杖。
  • 小六韬:古代兵法书籍,形容口才出众。
  • 委质:指委屈自己的才能,甘愿追随他人。
  • 晋鼓:指晋国的鼓声,象征着战争。
  • 摛文:意为写作或作诗,形容文才。
  • 秦牢:象征着悲惨的遭遇或监禁。
  • 冷山:此处暗指某种清冷的境地,可能是指孤高的环境。
  • 莲泺:指一种水域,意指深邃的地方。
  • 十稔:十年,表示时间的流逝。
  • 白杨声:指风吹杨树的声音,象征着生命力。

典故解析:

  • 小六韬:出自《六韬》,是古代兵法书籍,强调智慧与谋略。
  • 秦牢:可能指历史上秦国对敌人的监禁和压迫,反映了诗人对历史悲剧的叹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政治和个人情感,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礼部尚书洪公去世之际,表达了对这位政治家的怀念和惋惜。洪公在世时,才华横溢,深受人们敬仰,而诗中所反映的对历史的思考和个人命运的感慨,正是表现了作者对其的深情追忆。

诗歌鉴赏: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感慨的挽歌。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将领的风采与口才,展示了洪公的卓越才能。这种将军的形象不仅是对洪公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在政治与军事上的双重成就。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了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无奈与伤感。诗的最后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虽才华横溢,却难逃生死轮回,令人感慨不已。

整首诗用典雅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将对洪公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出的情感细腻而真挚,使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沙场握节杖时髦:描绘将领在沙场上的英姿,表现出他在战争中的威风凛凛。
  2. 说舌纵横小六韬:形容他口才了得,能够在辩论中纵横捭阖。
  3. 委质肯轻从晋鼓:暗示他甘愿放下自我,追随晋国的号召。
  4. 摛文空见泣秦牢:虽有文采,却只能对秦国的监禁感到悲痛。
  5. 冷山韵语名如斗:冷山的高雅气质,象征着他在艺术上的追求。
  6. 莲泺危言命若毛:在莲泺之地,他的言辞细致而尖锐,命运却如细毛般渺小。
  7. 岂料归朝才十稔:谁能料到他回朝才十年。
  8. 白杨声裹寿原高:白杨的声音传遍高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坚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沙场”与“归朝”,形成强烈的对比。
  • 比喻:如“命若毛”,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脆弱。
  • 夸张:如“声裹寿原高”,强调了洪公影响的广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洪公一生的回顾,展现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场:象征着战争、权力与荣耀。
  • 节杖:象征着权力与指挥。
  • 冷山:象征着孤高与清冷。
  • 莲泺:象征着深邃的思想与艺术追求。
  • 白杨: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杖”象征什么?
    A) 权力
    B) 友情
    C) 生命
    D) 财富

  2. “岂料归朝才十稔”中“十稔”指的是多少年?
    A) 十个月
    B) 十年
    C) 十个世纪
    D) 一年

  3.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赞美
    B) 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

  1. A) 权力
  2. B) 十年
  3. B) 对历史英雄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黄鹤楼》:崔颢的《黄鹤楼》也有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与该诗中的对比,前者更多描绘自然之美,而后者则是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对古诗的了解与赏析。
  • 《宋诗选》:了解宋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