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5:00:26

昨冬堂堂岁欲徂,玉枪雪片椽烛粗。

春蚕食纸响不歇,倡予和女歌乌乌。

讵知一别即相见,陶陶孟夏重欢呼。

鸾飘凤泊辞乡国,索米不成饥亦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三
作者: 陈维崧

昨冬堂堂岁欲徂,
玉枪雪片椽烛粗。
春蚕食纸响不歇,
倡予和女歌乌乌。
讵知一别即相见,
陶陶孟夏重欢呼。
鸾飘凤泊辞乡国,
索米不成饥亦得。


白话文翻译:

去年冬天,时光匆匆即将过去,
就像玉枪般的雪花纷飞,烛火摇曳。
春蚕不停地啃食纸张,发出声音,
我和歌女一起唱着那忧伤的歌。
谁曾想到这次离别很快又相见,
快乐地迎接孟夏的重聚欢呼。
像鸾凤一样飘荡,告别故乡,
即使米粒不成,饥饿也能忍受。


注释:

字词注释:

  • 堂堂:形容气势雄伟,或指时间的流逝。
  • 玉枪雪片:比喻雪花如玉枪般飘落。
  • 椽烛:指粗大的蜡烛,象征着冬天的寒冷和黑暗。
  • 春蚕食纸:春蚕持续进食,表达了一种生命的延续与创作的渴望。
  • 倡予和女:倡导我和歌女做歌唱,突显诗人对音乐的热爱。

典故解析:

  • 鸾飘凤泊:取自古代神话,鸾凤象征高洁的品德,告别故乡的同时也蕴含了对故土的留恋。
  • 陶陶孟夏:孟夏,指夏季的第一个月,陶陶意为欢快,传达出重聚的欢乐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00),字紫华,号东皋,清代诗人、词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丰富的作品而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与季沧苇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冬春交替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季沧苇之间的深厚情谊。在“昨冬堂堂岁欲徂”中,诗人以冬天的景象引入,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接着以“春蚕食纸响不歇”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春蚕的啃食声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暗示着诗人对创作的渴望。

“倡予和女歌乌乌”则展现了诗人与歌女共同歌唱的欢乐场景,融入了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后两句“鸾飘凤泊辞乡国,索米不成饥亦得”,在表达离别的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即使面临饥饿,仍愿意追求更高的理想与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谊、季节变化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诗人的艺术风格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冬堂堂岁欲徂:昨冬,气势磅礴,年岁渐去,暗示时间的无情。
  2. 玉枪雪片椽烛粗:描绘雪花如玉枪般飘落,烛光微弱,表现冬的寒冷与孤寂。
  3. 春蚕食纸响不歇:春蚕不停地啃食,象征生命力与创作的渴望。
  4. 倡予和女歌乌乌:诗人与歌女唱歌,表现对音乐的热爱与情感的寄托。
  5. 讵知一别即相见:表达了意外重聚的惊喜与感慨。
  6. 陶陶孟夏重欢呼:在孟夏时节重聚,欢呼声中充满了喜悦。
  7. 鸾飘凤泊辞乡国:告别故乡,象征着追求理想与精神的自由。
  8. 索米不成饥亦得:即使面临饥饿,也能心甘情愿,体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花比作“玉枪”,形象生动地表现冬天的寒冷。
  • 拟人:春蚕“响不歇”,赋予生命以音响,突出其活力。
  • 对仗:如“鸾飘凤泊”,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传达了人在离别中对时间、生命和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静止。
  • :代表寒冷、孤独和美丽。
  • 春蚕:象征生命的延续、创造力与希望。
  • 鸾凤:象征高洁的情操与理想。
  • 乡国:代表故乡的牵挂与情感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春蚕食纸响不歇”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离别的悲伤
    B) 生命的延续与创作的渴望
    C) 对友谊的怀念

  2. “鸾飘凤泊”指的是什么? A) 高洁的品德
    B) 离别故乡
    C) 追逐理想

  3.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悲伤
    B) 期待与欢喜
    C) 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送友人》与《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三》均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前者更多表现出对友人的不舍,而后者则更侧重于重聚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陈维崧全集》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