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上·蒙恬》

时间: 2025-01-01 15:33:37

劈碎崤潼坼太行,才通腥鲍到咸阳。

地后山灵思报德,故教蒙毅去輼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劈碎崤潼坼太行,
才通腥鲍到咸阳。
地后山灵思报德,
故教蒙毅去輼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蒙恬的壮丽业绩。他劈开了崤山和潼关,使太行山的阻碍消失,才使得腥鲍的美味能顺利到达咸阳。地灵山神感念他的德行,因此教导蒙毅去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

注释:

  1. 劈碎:指开辟、破除,形容力量之大。
  2. 崤潼:崤山和潼关,都是著名的山峰和关隘,象征着险阻。
  3. :分开、破裂。
  4. 太行:太行山,位于华北地区,地势险峻。
  5. 腥鲍:指海鲜中的鲍鱼,象征美味。
  6. 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象征权力和繁华。
  7. 地后山灵:指山神、地神。
  8. 思报德:心中想着报答恩德。
  9. 蒙毅:即蒙恬的名字,表示其伟大的功绩。
  10. 輼輬:古代车马的装置,象征远行。

典故解析:

这首诗提到的蒙恬是秦朝著名的将领,他因勇猛和智谋被后世称颂。诗中提到的“劈碎崤潼”指的是他在征讨匈奴的过程中,开辟道路、打通交通,使得物资能够顺利运送到咸阳,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普,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以豪放与清新著称,擅长写景抒情,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表现其英勇和智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向外扩张与文化复兴的时期。陈普通过咏史的方式,借古讽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历史人物蒙恬的宏伟业绩。诗的开头“劈碎崤潼坼太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蒙恬平定敌人的壮丽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提到“才通腥鲍到咸阳”,不仅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国家物资供应的重要性。他的行动不仅是为了打仗,更是为了保证人民的生活。

诗的最后两句“地后山灵思报德,故教蒙毅去輼輬”,则提升了整首诗的精神高度,表现出大自然对于英雄的赞美与祝福。山灵的“报德”表达了对蒙恬功绩的认可,彰显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之间的和谐关系。

整首诗在情感上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对国家的深情厚谊,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劈碎崤潼坼太行:描绘了蒙恬开辟险阻,展示了其勇猛的形象。
  2. 才通腥鲍到咸阳:表达了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强调了物资的重要性。
  3. 地后山灵思报德:表现了自然对英雄的认可与感激。
  4. 故教蒙毅去輼輬:号召蒙恬继续发扬光大,完成更伟大的事业。

修辞手法

  • 夸张:如“劈碎”形容力量之大。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腥鲍象征人民生活的富足。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赞美历史英雄蒙恬,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敬仰,体现了英雄主义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崤潼:象征险阻。
  2. 太行:象征自然的伟力。
  3. 腥鲍:象征繁荣的生活。
  4. 山灵:象征自然的力量与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咏史上·蒙恬》中的“腥鲍”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兽类
    B. 一种植物
    C. 一种海鲜
    D. 一种武器

  2. 蒙恬在诗中被称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政治才能
    B. 军事才能
    C. 文学才华
    D. 商业头脑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之涣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现出壮丽的自然风光与英雄志向,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