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荆门上泉寺 刘光祖 〔宋代〕 上泉山下石丛丛,小似飞来天竺峰。 草木自腴岩自秀,幽姿不肯入廛中。
白话文翻译:
上泉山下的石头丛生,小巧如同飞来的天竺峰。 草木自然丰腴,岩石自然秀丽,它们的幽雅姿态不愿进入繁华的市井之中。
注释:
- 上泉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游历之地。
- 石丛丛:形容石头众多,丛生。
- 小似飞来天竺峰:比喻石头的形状小巧,如同从天竺(古印度)飞来的山峰。
- 草木自腴:草木自然生长得丰茂。
- 岩自秀:岩石自然显得秀美。
- 幽姿:幽雅的姿态。
- 廛中:市井之中,指繁华的市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光祖,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沉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上泉山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游历上泉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下的石头、草木和岩石,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繁华市井的疏离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上泉山的自然风光,通过“石丛丛”、“草木自腴”、“岩自秀”等词句,展现了山中的静谧与美丽。诗人用“小似飞来天竺峰”来形容石头,赋予了它们神秘而遥远的气质。最后一句“幽姿不肯入廛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泉山下石丛丛”:描绘了上泉山下的石头众多,丛生之景。
- “小似飞来天竺峰”:用比喻手法,将石头比作从天竺飞来的山峰,赋予其神秘感。
- “草木自腴岩自秀”:形容草木自然丰茂,岩石自然秀美,强调自然的和谐与美丽。
- “幽姿不肯入廛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以及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小似飞来天竺峰”,将石头比作天竺峰,增加了石头的神秘感和遥远感。
- 拟人:“幽姿不肯入廛中”,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选择,增强了诗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繁华的疏离。诗人通过描绘上泉山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态度。
意象分析:
- 石丛丛:象征自然的原始与坚固。
- 天竺峰:象征遥远与神秘。
- 草木自腴:象征自然的丰饶与生命力。
- 岩自秀: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和谐。
- 幽姿:象征自然的高洁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小似飞来天竺峰”中的“天竺峰”是指什么? A. 实际的山峰 B. 比喻的石头 C. 神话中的山峰
- “幽姿不肯入廛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世俗的厌倦 C. 对自然的疏离
- 诗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对仗和排比 C. 夸张和对比
答案: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世俗的疏离。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山中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刘光祖《游荆门上泉寺》与苏轼《题西林壁》: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但刘光祖的诗更注重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刘光祖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宋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