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丈小山》

时间: 2025-01-01 13:50:06

窗外幽轩数步宽,小山幽石对漓岏。

说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方丈小山 张耒 〔宋代〕

窗外幽轩数步宽,小山幽石对漓岏。 说知老子婆娑意,且作僧房一衲看。

白话文翻译

窗外有一处幽静的小轩,空间仅有几步宽,小山和幽石相对而立,显得孤高。 我理解老子的逍遥自在之意,暂且将这里当作僧房中的一件僧衣来看待。

注释

  • 幽轩:幽静的小轩,指窗外的空间。
  • 漓岏:形容山石孤高、突出的样子。
  • 老子:指道家创始人老子,这里借指道家的逍遥自在思想。
  • 婆娑:逍遥自在的样子。
  • :僧衣,这里指简朴的生活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窗外的幽静景致,通过对小山和幽石的描写,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逍遥自在思想的认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幽静的自然画面,通过对小山和幽石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幽轩”和“漓岏”两个词语,分别描绘了空间的狭小和山石的孤高,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后两句通过对老子逍遥自在思想的提及,进一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窗外幽轩数步宽:描绘了窗外的幽静空间,仅有几步宽,营造了一种狭小而幽静的氛围。
  2. 小山幽石对漓岏:小山和幽石相对而立,显得孤高,用“漓岏”形容山石的孤高突出。
  3. 说知老子婆娑意:提及老子的逍遥自在思想,表达了对这种思想的认同。
  4. 且作僧房一衲看:将这里比作僧房中的一件僧衣,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幽轩”和“漓岏”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意境。
  • 比喻:将窗外的景致比作僧房中的一件僧衣,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道家逍遥自在思想的认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轩:幽静的空间,狭小而幽静。
  • 漓岏:孤高的山石,突出而孤立。
  • 老子婆娑意:道家的逍遥自在思想。
  • 僧房一衲:简朴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漓岏”形容的是什么? A. 幽静的空间 B. 孤高的山石 C. 逍遥自在的样子 D. 简朴的生活环境

  2. 诗中提到的“老子婆娑意”指的是什么? A. 道家的逍遥自在思想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D. 对孤高山石的描写

  3. 诗的最后一句“且作僧房一衲看”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孤高山石的描写 D. 对道家思想的认同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方丈小山》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狭小空间的描写,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致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学》:探讨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诗中的道家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