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四》

时间: 2025-01-04 11:33:31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仁宗皇帝挽词七首 其四 蔡襄 〔宋代〕 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 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 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 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

白话文翻译:

皇帝留下遗诏,要求节俭,这要求被后人遵守并继承。 他的棺木是用桐木制成,安葬在会稽山,如同孝文帝的陵墓一样简朴。 宫阙之外,秋天的萤火虫飞舞,林梢之上,清晨的月亮清澈明亮。 要知道,没有欲望的人,他的名声将永远不朽,不会崩塌。

注释:

  • 俭薄:节俭简朴。
  • 遗诏:皇帝临终时留下的诏书。
  • 桐棺:用桐木制作的棺材,象征简朴。
  • 会稽冢:会稽山的墓地。
  • 瓦器:简朴的陶器,象征节俭。
  • 孝文陵:指汉文帝的陵墓,以其简朴著称。
  • 阙外:宫阙之外。
  • 秋萤:秋天的萤火虫。
  • 林端:林梢。
  • 晓月澄:清晨的月亮清澈明亮。
  • 无可欲:没有贪欲。
  • 终古不骞崩:永远不朽,不会崩塌。

诗词背景: 蔡襄是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政的关怀为主。这首诗是蔡襄为纪念仁宗皇帝而作的挽词之一。仁宗皇帝在位期间,以节俭著称,这首诗通过描绘仁宗皇帝的简朴葬礼,表达了对皇帝节俭美德的赞颂和对这种美德能够被后人继承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仁宗皇帝简朴葬礼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节俭美德。诗中“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一句,直接对比了仁宗皇帝的葬礼与历史上以节俭著称的汉文帝的陵墓,强调了仁宗皇帝的节俭并非一时之举,而是继承了古代贤君的传统。后两句“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仁宗皇帝的美德如同这秋萤和晓月一样,将永远照耀后世。最后两句“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则是对仁宗皇帝节俭美德的总结,表达了对其美德能够永传后世的期望。

诗词解析:

  • 首句“俭薄留遗诏,遵行在继承”直接点明了仁宗皇帝的节俭遗诏,并期望这种美德能够被后人继承。
  • 第二句“桐棺会稽冢,瓦器孝文陵”通过具体的葬礼细节,展现了仁宗皇帝的节俭,并与历史上的孝文帝相提并论,增强了节俭美德的历史传承感。
  • 第三句“阙外秋萤度,林端晓月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为后文的总结铺垫。
  • 最后两句“须知无可欲,终古不骞崩”则是对仁宗皇帝节俭美德的总结,表达了对其美德能够永传后世的期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将仁宗皇帝的葬礼与孝文帝的陵墓进行对比,强调了节俭美德的历史传承。
  • 象征:秋萤和晓月象征着宁静和永恒,暗示了仁宗皇帝的美德将永远照耀后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仁宗皇帝的节俭美德,并期望这种美德能够被后人继承和发扬光大。通过具体的葬礼细节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