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时间: 2025-01-19 16:43: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客睡厌听深夜雨 吴翌凤 〔清代〕
客睡厌听深夜雨,潇潇彻夜偏闻。晨红太早鸟喧群。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梅粉堆阶慵不扫,等闲过却初春。谢桥新涨碧粼粼。茜衫毡笠子,已有听泉人。
白话文翻译:
客人厌倦了深夜的雨声,雨声潇潇,整夜都能听到。清晨的鸟儿太早就开始喧闹。雨后的痕迹刚刚留在树上,山的意境还未完全离开云层。梅花瓣堆积在台阶上,懒得去清扫,不经意间初春已经过去。谢桥下的水涨得碧绿而波光粼粼。穿着红色衣服,戴着毡帽的人,已经有人在听泉水的声音了。
注释:
- 客睡厌听深夜雨:客人厌倦了深夜的雨声。
- 潇潇彻夜偏闻:雨声潇潇,整夜都能听到。
- 晨红太早鸟喧群:清晨的鸟儿太早就开始喧闹。
- 霁痕才着树:雨后的痕迹刚刚留在树上。
- 山意未离云:山的意境还未完全离开云层。
- 梅粉堆阶慵不扫:梅花瓣堆积在台阶上,懒得去清扫。
- 等闲过却初春:不经意间初春已经过去。
- 谢桥新涨碧粼粼:谢桥下的水涨得碧绿而波光粼粼。
- 茜衫毡笠子:穿着红色衣服,戴着毡帽。
- 已有听泉人:已经有人在听泉水的声音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翌凤,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人在雨夜后的清晨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的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后的清晨景象,通过“客睡厌听深夜雨”和“潇潇彻夜偏闻”表达了客人对雨声的厌倦,而“晨红太早鸟喧群”则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鸟儿的喧闹。诗中的“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和“梅粉堆阶慵不扫”等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的独特感受。最后,“谢桥新涨碧粼粼”和“茜衫毡笠子,已有听泉人”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客睡厌听深夜雨”:表达了客人对深夜雨声的厌倦。
- “潇潇彻夜偏闻”:描绘了雨声潇潇,整夜都能听到。
- “晨红太早鸟喧群”: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鸟儿的喧闹。
- “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通过对雨后痕迹和山意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 “梅粉堆阶慵不扫”:通过对梅花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的感受。
- “等闲过却初春”:不经意间初春已经过去,传达了时间的流逝。
- “谢桥新涨碧粼粼”:描绘了谢桥下水涨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美景。
- “茜衫毡笠子,已有听泉人”:通过对人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谢桥新涨碧粼粼”中的“碧粼粼”比喻水面的波光。
- 拟人:“山意未离云”中的“山意”赋予山以人的情感。
- 对仗:“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雨夜后清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了对初春时节的独特感受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深夜雨”、“潇潇”、“晨红”、“鸟喧群”、“霁痕”、“山意”、“梅粉”、“谢桥”、“碧粼粼”、“茜衫”、“毡笠子”、“听泉人”。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成了诗中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客睡厌听深夜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爱 B. 厌倦 C. 平静 D. 兴奋
- “潇潇彻夜偏闻”中的“潇潇”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鸟声 D. 泉声
- “晨红太早鸟喧群”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宁静 B. 清晨的喧闹 C. 夜晚的宁静 D. 夜晚的喧闹
- “霁痕才着树,山意未离云”中的“霁痕”指的是什么? A. 雨后的痕迹 B. 雪后的痕迹 C. 风后的痕迹 D. 光后的痕迹
- “梅粉堆阶慵不扫”中的“梅粉”指的是什么? A. 梅花瓣 B. 梅花香 C. 梅花枝 D. 梅花叶 答案:1. B 2. B 3. B 4. A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推荐阅读杜甫的《春夜喜雨》和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些作品都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 诗词对比:可以将吴翌凤的《临江仙》与杜甫的《春夜喜雨》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清诗选》、《古代诗词鉴赏辞典》、《吴翌凤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