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源山》

时间: 2024-12-29 19:43:50

一抹冷云遮岭半,千章古木满岩隈。

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猿猱缘壁为谁哀。

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浙源山
作者: 权邦彦 〔宋代〕

一抹冷云遮岭半,
千章古木满岩隈。
山深林合失昏昼,
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
猿猱缘壁为谁哀。
此行步步山寮界,
归雁诗图相对开。

白话文翻译:

一缕寒冷的云雾遮住了山岭的半边,
古老的树林在山岩的阴影中显得格外繁茂。
山里深处,树林交错使得白昼变得昏暗,
小路蜿蜒曲折,溪水回转让人迷失方向。
天空中飞翔的鹰隼在追逐着什么?
猿猴在悬崖上哀鸣,为谁而悲伤?
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在山寮的边界,
归来的大雁与我的诗意相互映衬着。

注释:

  • 冷云:指寒冷的云雾,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 古木:指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 失昏昼:意为在山深林密的地方,白昼变得昏暗,表现出环境的神秘和幽静。
  • 鹰隼:指猛禽,象征着自由和力量。
  • 猿猱:猿猴,象征孤独和哀伤。
  • 山寮:指山中的小屋或庐舍,是人们在山中活动的场所。
  • 归雁:指归来的大雁,象征着思乡和归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权邦彦,字仲明,号幽栖,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写景抒情,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浙源山》创作于权邦彦游历浙源山时,诗中描绘了山中幽深的自然景色,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对自然的感悟,以及由景生情的心境。

诗歌鉴赏:

《浙源山》是一首描绘山水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浙源山的自然风光和作者内心的情感。全诗以冷云、古木、鹰隼、猿猱等意象为主线,展现了山林的幽深和生机。首句“一抹冷云遮岭半”以冷云渲染了山的神秘感,给人一种遥远而又亲近的感觉;而“千章古木满岩隈”则通过古木的描绘,赋予山林厚重的历史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中间几句“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进一步深化了山林的幽静和迷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沉醉和迷惘。最后两句“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则以归雁作为结尾,象征着思乡与归属,诗人内心的情感在此升华,形成一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表现了诗人对浙源山的热爱与感悟,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索,情感真挚而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抹冷云遮岭半:冷云遮住了半个山岭,展现出寒冷的气息和神秘的氛围。
  2. 千章古木满岩隈:古树繁茂,给人一种苍古的感觉,显示出自然的厚重。
  3. 山深林合失昏昼:深山中的树林交错,导致光线暗淡,使得时间感模糊。
  4. 路转溪回迷去来:小路蜿蜒曲折,水流回转,给人迷失方向的感觉。
  5. 鹰隼翻空何事击:猛禽在空中飞翔,似乎在追逐什么,象征自由与力量。
  6. 猿猱缘壁为谁哀:猿猴在悬崖上哀鸣,表现出孤独和哀伤。
  7. 此行步步山寮界:行走在山中的小屋边界,暗示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8. 归雁诗图相对开:归来的大雁与作者的诗意相映,展现思乡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多处使用比喻,如“冷云遮岭”比喻自然的神秘感。
  • 拟人:如“猿猱缘壁为谁哀”,赋予猿猴以人类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如“路转溪回”与“山深林合”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在自然中感悟人生哲理的深邃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冷云:象征孤独、神秘。
  • 古木:象征历史、时光的流逝。
  • 鹰隼:象征自由、力量。
  • 猿猱:象征孤独、哀伤。
  • 归雁:象征思乡、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一抹冷云”中的“冷云”指的是: A. 暖和的云
    B. 寒冷的云
    C. 彩色的云
    答案: B

  2. 诗中提到的“猿猱”为谁哀? A. 自己
    B. 归雁
    C. 其他动物
    答案: A

  3. “山深林合失昏昼”中的“失”字可以理解为: A. 得到
    B. 失去
    C. 忘记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山行》 - 杜牧
  2.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浙源山》与《山行》的对比:

  • 两首诗均描绘了山水景色,但《山行》更侧重于描绘旅途中的感受,而《浙源山》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山水诗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