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商守雪霁登楼》
时间: 2025-01-14 06:10: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 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余残角两三声。 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白话文翻译:
在百尺高的楼上,小雪后的晴天,傍晚时分悠闲地眺望,景色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 山峦横亘,暮霭缭绕,高低起伏;水流隔着稀疏的林木,时而淡雅,时而明亮。 天边落霞如千万缕丝线,风中残留着两三声角鸣。 这样的景色真是美得可以入画,只怕画家的笔力还不足以精妙地描绘。
注释:
- 百尺危楼:形容楼很高。
- 小雪晴:小雪过后的晴天。
- 逼人清:非常清新。
- 山横暮霭: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横亘。
- 水隔疏林:水流隔着稀疏的树林。
- 淡复明:时而淡雅,时而明亮。
- 落霞千万缕:形容落霞如丝线般细腻。
- 风余残角:风中残留的角声。
- 丹青笔未精:画家的笔力还不够精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雪晴后的傍晚,登高远望所见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隐居在洛阳,过着清静的生活。诗中的“百尺危楼”可能是指他在洛阳的居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雪晴后的傍晚景色,通过“山横暮霭”、“水隔疏林”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变幻。诗中的“落霞千万缕”和“风余残角”更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天边的绚烂和风中的余音,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两句“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既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艺术表现的谦逊和自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百尺危楼小雪晴”,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以及天气状况,为全诗的背景设定。
- 第二句“晚来闲望逼人清”,表达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悠闲地眺望,感受到的清新之气。
- 第三句“山横暮霭高还下”,描绘了山峦在暮色中的起伏变化。
- 第四句“水隔疏林淡复明”,通过水的流动和林木的疏密,展现了景色的变化。
- 第五句“天际落霞千万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边的落霞。
- 第六句“风余残角两三声”,捕捉了风中的余音,增添了诗的意境。
- 最后两句“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落霞千万缕”比喻落霞如丝线般细腻。
- 拟人:“山横暮霭高还下”赋予山峦动态,仿佛山在暮色中起伏。
- 对仗:“水隔疏林淡复明”中的“淡复明”形成对仗,展现了景色的变化。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和思考艺术表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艺术表现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山横暮霭:山峦在暮色中的起伏,象征着自然的静谧与变幻。
- 水隔疏林:水的流动和林木的疏密,展现了景色的变化,象征着自然的多样性。
- 落霞千万缕:落霞如丝线般细腻,象征着天边的绚烂和自然的细腻之美。
- 风余残角:风中的余音,增添了诗的意境,象征着自然的余韵和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百尺危楼”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很高的楼 B. 作者的居所 C. 一座古老的楼 D. 一座新建的楼
-
诗中的“落霞千万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美景的赞叹 B. 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远望,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邵雍的《和商守雪霁登楼》: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邵雍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歌,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全面鉴赏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