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时间: 2025-01-01 10:19: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中年豪宕以词行,
醉墨淋漓一座倾。
昔竞捧笺求少蕴,
今谁沥酒吊耆卿。
戴花起舞生无闷,
荐菊为肴死亦清。
愁绝水仙祠畔路,
萋萋原草几枯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盛景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中年时豪放不羁,写词如醉,墨水洒满纸张。往日争相捧着纸笺求取少许灵感,如今却无人为逝去的朋友倾酒哀悼。戴着花儿起舞,生活中没有烦恼;用菊花作菜肴,即使死去也能显得清白。愁苦的情绪在水仙祠旁的路上难以消散,萋萋的野草经历了多少枯荣。
注释
- 中年豪宕:指诗人在中年时期豪放不羁的风格。
- 醉墨淋漓:形容作诗时的酣畅与洒脱,仿佛醉酒般的状态。
- 少蕴:指少许的才华或灵感。
- 沥酒吊耆卿:指为已故友人倾酒哀悼。
- 荐菊:以菊花作为食物,菊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
- 水仙祠:指的是供奉水仙的地方,含有愁苦的情感。
- 萋萋原草:指草木繁盛,象征生命的无常与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友直,号天池,晚号孤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他以豪放激昂的词风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刘克庄的词风受到李清照、辛弃疾等人的影响,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中年时期,表达了对逝去的朋友孙季蕃的怀念。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盛况的追忆,以及对友人离世的惆怅,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思念与感伤。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豪情,曾经醉心于词作的快乐,而今却只能独自感怀。诗中的“醉墨淋漓”描绘了创作时的畅快与自由,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其次,诗中“戴花起舞生无闷”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尽管面临失去,仍希望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每一天。而“荐菊为肴死亦清”则在缅怀中带有一种洒脱的胸怀,表明即使面对生死,诗人依然能以清白的心态来对待。
最后,诗末的“愁绝水仙祠畔路,萋萋原草几枯荣”则深刻地反映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草木的枯荣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化,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年豪宕以词行:中年时期,诗人以豪放的词风享有声名。
- 醉墨淋漓一座倾:在创作时的畅快,仿佛醉酒般畅快淋漓。
- 昔竞捧笺求少蕴:过去曾争相写词求取灵感。
- 今谁沥酒吊耆卿:如今却无人为已故的朋友倾酒哀悼。
- 戴花起舞生无闷:以花为饰起舞,生活似乎没有烦恼。
- 荐菊为肴死亦清:用菊花作为食物,死亡也显得清白。
- 愁绝水仙祠畔路:愁苦的情绪在水仙祠旁难以消散。
- 萋萋原草几枯荣:繁盛的草木经历了多少盛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醉墨淋漓”,将创作过程比作醉酒,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戴花起舞”“荐菊为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草木的枯荣展现人生的无常,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生活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酒:代表情感的寄托与怀念。
- 草:象征生命的变化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怀念的对象是谁?
- A. 孙季蕃
- B. 李清照
- C. 辛弃疾
-
“醉墨淋漓”形容的是怎样的状态?
- A. 悲伤
- B. 幽默
- C. 创作时的畅快
-
诗中提到的“戴花起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悲观
- B. 乐观
- C. 忧虑
答案
- A. 孙季蕃
- C. 创作时的畅快
- B. 乐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比较刘克庄与辛弃疾的作品,两者在表达对友人的怀念时均有深厚的情感,但刘克庄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辛弃疾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情与激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