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襄城寄曼叔
作者: 韩维 〔宋代〕
别离何从生,乃生欢爱间。
一登君子堂,笑语十日连。
薄暮跃马去,飘忽如云烟。
毋言欢戚殊,世事举皆然。
白话文翻译:
离别从何而生呢?其实是在欢愉和爱恋之间。一旦走进朋友的家,十天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傍晚骑马离去,心情飘忽如同云烟。别说欢喜和忧愁有何不同,世间的事情本就如此。
注释:
字词注释:
- 何从生:从哪里产生。
- 欢爱:欢乐与爱情。
- 君子堂:指朋友家中的会客之处,常用来形容文人的雅集。
- 薄暮:傍晚时分。
- 跃马:骑马离开。
- 飘忽:轻浮不定,形容心情不稳。
- 云烟:比喻虚无缥缈的事物,形容离别的惆怅。
- 欢戚殊:欢乐与忧愁有何不同。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离别时的淡淡惆怅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维,字子宣,号玉堂,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在离别、友情等主题上有独到的见解。
创作背景:
《发襄城寄曼叔》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时的感慨。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文人之间的交往常常通过诗歌来传达情感,这首诗正是韩维与友人交往的真实写照。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深刻理解和对离别的淡淡惆怅。首句“别离何从生”引出主题,离别的情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在欢愉与爱恋之间悄然生长。接着,诗人描绘了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一登君子堂,笑语十日连”,使读者感受到那种温暖而愉悦的氛围。时间的流逝在这里被凝固,十日的欢笑如同一瞬间,渗透出对友情的珍惜。
而“薄暮跃马去,飘忽如云烟”则展现了离别时的瞬间与无奈,离开时的情感如同云烟般轻盈而难以捉摸,令人感到些许惆怅。最后一句“毋言欢戚殊,世事举皆然”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对世事的哲思,提醒人们无论是欢乐还是忧愁,都是人生的常态,世事无常,友谊的珍贵显得尤为珍重。
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细腻而深刻,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形成了一种柔和而又深邃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别离何从生:离别这种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呢?
- 乃生欢爱间:其实是在欢乐和恋爱之间滋生的。
- 一登君子堂:进入朋友的家中,
- 笑语十日连:欢声笑语持续了十天。
- 薄暮跃马去:傍晚时分骑马离开,
- 飘忽如云烟:心情像云烟一样轻浮不定。
- 毋言欢戚殊:别说欢乐和忧愁有什么不同,
- 世事举皆然:世间的事情本来就是如此。
修辞手法:
- 比喻:“飘忽如云烟”用云烟比喻离别时轻盈而难以捉摸的心情,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如“欢爱间”和“欢戚殊”,使得语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离别时光的感慨。诗人在欢聚之后的离别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友谊的宝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别离: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疏离。
- 欢爱:传达了友情与爱情之间的温暖与愉悦。
- 君子堂:代表着文人雅集的场所,象征着理想的交往空间。
- 薄暮:傍晚的意象,常常与离别相伴,充满惆怅。
- 云烟:象征着虚无缥缈,反映出离别的无奈与淡淡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君子堂”指的是:
A. 学校
B. 友人的家
C. 酒馆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爱情
B. 友情与离别
C. 乡愁 -
“飘忽如云烟”中的“云烟”象征的是什么?
A. 快乐
B. 无常与虚幻
C. 友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与离别的感慨,但其语气更加激昂,情感更加外放;而韩维的《发襄城寄曼叔》则更为细腻,情感内敛,更注重对离别时光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韩维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