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琵琶亭》
时间: 2025-01-19 20:10:17
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突兀眼前屋,丹恶涂{左木右上次下呆}栌。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已见两折柳,於此饯老夫。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上尸下立}。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疎。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讵关暇蟆陵,维以怀故都。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倚樯润明月,清泪垂真珠。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初意只如此,胶柱何足拘。
子折武昌柳,予宅浔阳庐。
二诗端可识,一笑聊洗诬。
明朝重回首,挝鼓催征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将发琵琶亭 岳珂 〔宋代〕
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突兀眼前屋,丹恶涂左木右上次下呆栌。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已见两折柳,於此饯老夫。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上尸下立。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疎。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讵关暇蟆陵,维以怀故都。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倚樯润明月,清泪垂真珠。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初意只如此,胶柱何足拘。 子折武昌柳,予宅浔阳庐。 二诗端可识,一笑聊洗诬。 明朝重回首,挝鼓催征舻。
白话文翻译
前年我西行到了鄂州,今年又东行到了吴地。 同一个琵琶亭,过往的旅客各有不同的路途。 当年白居易的遗憾,旧迹早已荒废。 不仅没有留下音乐,连荒废的痕迹现在也没有了。 眼前突兀的房屋,涂着红色的恶俗颜色。 兴废之间曾几何时,传舍如同蘧庐。 已经见过两次折柳送别,在这里为我这老者饯行。 昔日我持使者的符节,今日我出发追赶前方的车辆。 我与世间的出处相同,世人自然区分荣枯。 何况天地间的万变都是短暂的。 我看那些商妇,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书写。 琵琶本是常见的技艺,哪里没有这样的人。 丈夫贩卖浮梁的茶叶,妻子就在空船上站立。 长吏湿了青衫,礼法难道不疏忽。 乐天的心思,一念之间存于江湖。 岂是因为暇蟆陵,而是怀念故都。 比如泽畔的吟咏,这些话并非寓言。 我曾经考察遗集,有一件事曾经相同。 听到歌声在鹦鹉洲,寻声找到了幼小的女子。 倚着桅杆在明月的润泽下,清泪如真珠般垂落。 夫君在这个时候,正属于典午初年。 不应该在奇异的诽谤之后,不再思考廉洁的角落。 六义中有比兴,观察洧水传来的洵盱。 托物都是同一个道理,实事并不需要相须。 人情的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低眉最终不说,正是耻于悻悻。 初意只是如此,胶柱何足拘束。 你折武昌的柳,我住在浔阳的庐。 这两首诗端可识别,一笑之间洗去诬蔑。 明朝再次回首,敲鼓催促征船。
注释
- 白傅恨:指白居易的遗憾。白居易曾任太子少傅,故称白傅。
- 榛芜:荒废,杂草丛生。
- 丹恶涂:涂着红色的恶俗颜色。
- 传舍:驿站,旅舍。
- 蘧庐:简陋的旅舍。
- 折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柳枝,表示惜别。
- 使者节:使者的符节,代表身份和使命。
- 追锋车:追赶前方的车辆。
- 商妇:商人的妻子。
- 浮梁茶: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产的茶叶。
- 长吏:地方长官。
- 乐天子牟心:乐天(白居易)的心思。
- 暇蟆陵: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泽畔吟:泽畔的吟咏,指诗人的创作。
- 六义:指《诗经》的六种文体,包括风、雅、颂、赋、比、兴。
- 洧传洵盱:洧水传来的洵盱,指观察洧水传来的信息。
- 胶柱:比喻固执不变。
- 武昌柳:武昌(今湖北武汉)的柳树。
- 浔阳庐:浔阳(今江西九江)的住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1183-1243),字肃之,号亦斋,晚号木雁居士,又号澄怀老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官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著有《桯史》、《愧郯录》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岳珂在旅途中经过琵琶亭时所作。琵琶亭因白居易的《琵琶行》而闻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琵琶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表明了诗人的旅途经历,而“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则突出了世事变迁的主题。诗人通过对白居易的遗憾和旧迹荒废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还通过对商妇和琵琶技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他认为商妇的琐碎事情不值得书写,琵琶技艺虽常见,但并不值得特别关注。这些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最后,诗人通过对明朝回首和敲鼓催征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旅途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琵琶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
- 诗人回忆过去的旅行经历,西行到鄂州,东行到吴地。
-
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
- 同一个琵琶亭,过往的旅客各有不同的路途,突出了世事变迁的主题。
-
当时白傅恨,陈迹久榛芜。
- 白居易的遗憾,旧迹早已荒废,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
-
岂特无遗音,榛芜今亦无。
- 不仅没有留下音乐,连荒废的痕迹现在也没有了,强调了变迁的无情。
-
突兀眼前屋,丹恶涂左木右上次下呆栌。
- 眼前突兀的房屋,涂着红色的恶俗颜色,形象地描绘了现实的景象。
-
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
- 兴废之间曾几何时,传舍如同蘧庐,表达了世事无常的感慨。
-
已见两折柳,於此饯老夫。
- 已经见过两次折柳送别,在这里为我这老者饯行,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昔持使者节,今发追锋车。
- 昔日我持使者的符节,今日我出发追赶前方的车辆,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
我则齐出处,世自分荣枯。
- 我与世间的出处相同,世人自然区分荣枯,表达了对世事的看法。
-
而况天地间,万变同须臾。
- 何况天地间的万变都是短暂的,强调了世事的无常。
-
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
- 我看那些商妇,琐碎的事情不值得书写,表达了对世俗的淡泊态度。
-
琵琶本常技,何地无此徒。
- 琵琶本是常见的技艺,哪里没有这样的人,强调了技艺的普遍性。
-
夫贩浮梁茶,妇即空舟上尸下立。
- 丈夫贩卖浮梁的茶叶,妻子就在空船上站立,形象地描绘了商妇的生活。
-
长吏湿青衫,礼法毋乃疎。
- 长吏湿了青衫,礼法难道不疏忽,表达了对礼法的不满。
-
乐天子牟心,一念存江湖。
- 乐天的心思,一念之间存于江湖,表达了对乐天的怀念。
-
讵关暇蟆陵,维以怀故都。
- 岂是因为暇蟆陵,而是怀念故都,表达了对故都的怀念。
-
譬之泽畔吟,此语非寓欤。
- 比如泽畔的吟咏,这些话并非寓言,强调了诗的真实性。
-
盖尝考遗集,一事曾同符。
- 我曾经考察遗集,有一件事曾经相同,表达了对过往的回忆。
-
闻歌鹦鹉洲,寻声得幼姝。
- 听到歌声在鹦鹉洲,寻声找到了幼小的女子,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
-
倚樯润明月,清泪垂真珠。
- 倚着桅杆在明月的润泽下,清泪如真珠般垂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情感。
-
夫君当此时,正属典午初。
- 夫君在这个时候,正属于典午初年,表达了对时代的感慨。
-
不应奇谤后,无复思廉隅。
- 不应该在奇异的诽谤之后,不再思考廉洁的角落,表达了对廉洁的坚持。
-
六义有比兴,观洧传洵盱。
- 六义中有比兴,观察洧水传来的洵盱,表达了对诗的理解。
-
托物皆一理,实事那相须。
- 托物都是同一个道理,实事并不需要相须,表达了对事物的看法。
-
人情伏与妒,所值分贤愚。
- 人情的伏与妒,所值分贤愚,表达了对人情的看法。
-
低眉终不说,正耻悻悻俱。
- 低眉最终不说,正是耻于悻悻,表达了对沉默的坚持。
-
初意只如此,胶柱何足拘。
- 初意只是如此,胶柱何足拘束,表达了对固执的不满。
-
子折武昌柳,予宅浔阳庐。
- 你折武昌的柳,我住在浔阳的庐,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
二诗端可识,一笑聊洗诬。
- 这两首诗端可识别,一笑之间洗去诬蔑,表达了对诗的理解。
-
明朝重回首,挝鼓催征舻。
- 明朝再次回首,敲鼓催促征船,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突兀眼前屋,丹恶涂左木右上次下呆栌”中的“丹恶涂”比喻恶俗的颜色。
- 对仗:如“前岁西泝鄂,今岁东入吴”中的“前岁”与“今岁”,“西泝”与“东入”。
- 拟人:如“废兴曾几时,传舍同蘧庐”中的“传舍同蘧庐”拟人化地描述了旅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琵琶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诗人通过对白居易的遗憾和旧迹荒废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商妇和琵琶技艺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的看法。最后,诗人通过对明朝回首和敲鼓催征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旅途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琵琶亭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亭:象征着过往的回忆和世事变迁。
- 折柳:象征着离别和惜别。
- 商妇:象征着世俗和琐碎。
- 琵琶技艺:象征着常见的技艺和普遍性。
- 浮梁茶:象征着商人的生活。
- 青衫:象征着长吏的身份和礼法。
- 江湖:象征着自由和隐逸。
- 鹦鹉洲:象征着旅途中的情景。
- 明月:象征着清高和纯洁。
- 真珠:象征着珍贵和纯洁。
- 典午初年:象征着时代的变迁。
- 洧水:象征着观察和理解。
- 武昌柳:象征着离别和惜别。
- 浔阳庐:象征着住所和隐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白傅恨”指的是谁的遗憾?
- A. 岳珂
- B. 白居易
- C. 李白
- D. 杜甫
-
诗中“同一琵琶亭,行客各异涂”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世事变迁
- B. 离别之情
- C. 旅途的艰辛
- D. 对未来的展望
-
诗中“我观商妇者,琐琐岂足书”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商妇
- B. 琵琶技艺
- C. 世俗
- D. 礼法
-
诗中“明朝重回首,挝鼓催征舻”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 A. 离别
- B. 旅途
- C. 未来
- D. 过去
答案:
- B
- A
- C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是描写琵琶亭和琵琶技艺,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 杜甫《登高》:通过对登高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展望。
诗词对比:
- 白居易《琵琶行》与岳珂《将发琵琶亭》:两首诗都描写了琵琶亭和琵琶技艺,但白居易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而岳珂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展望和对旅途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岳珂诗集》:收录了岳珂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岳珂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宋代诗人的诗歌作品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歌的特点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