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岁不尽四日,早起严寒,玩玉珩前日百花洲同游之作,辄为继声》

时间: 2025-01-04 06:54:03

忆昨东湖步。

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

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

似倩女、澹妆幽素。

一片明漪平若镜,照秋波、柳叶弯眉妩。

疑宛在,画中语。

东湖遗迹今祠宇。

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

聊僭号、百花洲主。

冷淡生涯平等法,问先生、知我忘言否。

三亩宅,更何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缕曲·岁不尽四日,早起严寒,玩玉珩前日百花洲同游之作,辄为继声
作者: 叶恭绰 〔清代〕

忆昨东湖步。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似倩女澹妆幽素。一片明漪平若镜,照秋波柳叶弯眉妩。疑宛在,画中语。东湖遗迹今祠宇。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聊僭号百花洲主。冷淡生涯平等法,问先生知我忘言否。三亩宅,更何许。

白话文翻译

回忆昨日下午在东湖散步。走到一处荒寒、寂静无人之地,一条堤岸横贯而过。破损的栏杆和孤零零的亭子相映成趣,几笔描绘出云雾缭绕的枯树。就像一个女子淡妆素裹。水面一片明亮的涟漪如同镜子,映照着秋波和柳叶弯弯的眉妩。仿佛在画中交谈。东湖的遗迹如今已变成祠堂。算起来,世间的浮名又有多少价值,都是凭借我们的遭遇。世事原本就不是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何不携锄耕作荒地。聊以自称百花洲的主人。冷淡的生活是平等的法则,问您是否知道我心中所想而不言之的呢。三亩宅地,又有什么呢。

注释

  • 东湖: 指位于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东湖,是著名的风景区。
  • 百花洲: 指的是诗人游玩的一个地方,象征着美好的环境与情趣。
  • 倩女: 美丽的女子,常用以形容温柔婉约的女性。
  • 明漪: 明亮的涟漪,象征着水面平静而美丽的景象。
  • 浮名: 浮华的名声,指世俗的荣誉与地位。
  • 携锄荒圃: 意指种地,象征着宁静的生活与自耕自足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恭绰(1660-1730),字恭绰,号南塘,清代诗人,擅长词曲,常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作品风格清新淡雅,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叶恭绰与友人游玩东湖百花洲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严寒的冬日,他在荒凉的景色中引发了对世俗浮名的反思,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东湖的冬日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热爱。开篇通过对东湖的回忆,营造了一种静谧、孤独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冬日的湖畔。诗中对“破槛孤亭”的描写,既表现了环境的荒凉,也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似倩女澹妆幽素”的比喻,生动地将自然景色与人性美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明漪平若镜”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对湖水的美丽描写,表现了秋波与柳叶的和谐美感,令人心神向往。

在情感发展上,诗人逐渐从对自然的赞美转向对人世浮名的反思。在“算人间浮名值甚”的句子中,诗人对名利的轻蔑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指出世事的无常与虚幻,引发读者对生活价值的思考。最后,诗人以“携锄荒圃”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返璞归真的理想。

整首词以柔和的语调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文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与宁静的情怀,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忆昨东湖步: 回忆昨日在东湖的散步,开篇即引入自然景色。
  2. 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 走到一片寒冷而无人之地,一条堤岸横亘在眼前,描绘出孤寂的环境。
  3. 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 破损的栏杆与孤亭相衬,几笔勾勒出云雾缭绕的枯树,展现出荒凉的美。
  4. 似倩女澹妆幽素: 比喻自然之美如同淡妆的女子,形象生动。
  5. 一片明漪平若镜: 水面涟漪如镜,反射出美丽的景象,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6. 照秋波柳叶弯眉妩: 描绘出柳叶在水中的倒影,生动形象。
  7. 疑宛在,画中语: 似乎在画中交谈,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8. 东湖遗迹今祠宇: 现在东湖的遗迹已变成了祠堂,表现出时代变迁。
  9. 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 反思世间的荣华富贵,都是靠个人的遭遇。
  10.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 认为世事与自己无关,宁愿耕种荒地。
  11. 聊僭号百花洲主: 自称为百花洲的主人,展现了一种自得其乐的态度。
  12. 冷淡生涯平等法: 生活的清淡与平等,反映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13. 问先生知我忘言否: 向友人询问是否理解自己内心的想法。
  14. 三亩宅,更何许: 对于拥有三亩宅地又有什么在乎,表现出对物质的淡泊。

修辞手法:

  • 比喻: “似倩女澹妆幽素”将自然景色比作美丽女子,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诗句更为工整,音韵优美。
  • 拟人: 水面涟漪如镜,赋予了自然以生命的特质,使之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东湖的冬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反思了世事的浮华与人生的价值,展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湖: 自然美的象征,代表诗人心灵的栖息地。
  • 孤亭、破槛: 孤独与荒凉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寥。
  • 明漪: 代表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倩女: 美的象征,体现出诗人对自然而美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湖”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湖北省武汉市
    B. 湖南省岳阳市
    C. 江西省南昌市

  2. 诗人如何看待世间的浮名? A. 认为很重要
    B. 认为无所谓
    C. 认为值得追求

  3. 诗中提到的“百花洲”象征着什么? A. 富贵
    B. 自然与宁静
    C. 名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叶恭绰的《金缕曲》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叶恭绰的词更为细腻,着重描绘景色与内心感受,而苏轼的词则更加豪放,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词人叶恭绰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解析》
  • 《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与哲学》

以上是对叶恭绰《金缕曲》的全面解析,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优美的古诗词。

相关诗句

忆昨东湖步。下一句是什么

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上一句是什么

到荒寒、悄无人处,一堤横互。下一句是什么

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上一句是什么

破槛孤亭相衬着,几笔云林枯树。下一句是什么

似倩女、澹妆幽素。上一句是什么

似倩女、澹妆幽素。下一句是什么

一片明漪平若镜,照秋波、柳叶弯眉妩。上一句是什么

一片明漪平若镜,照秋波、柳叶弯眉妩。下一句是什么

疑宛在,画中语。上一句是什么

疑宛在,画中语。下一句是什么

东湖遗迹今祠宇。上一句是什么

东湖遗迹今祠宇。下一句是什么

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上一句是什么

算人间、浮名值甚,也凭遭遇。下一句是什么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上一句是什么

世事原非吾辈了,且可携锄荒圃。下一句是什么

聊僭号、百花洲主。上一句是什么

忆昨东湖步。下一句是什么

到荒寒、悄无人处,上一句是什么

到荒寒、悄无人处,下一句是什么

一堤横互。上一句是什么

一堤横互。下一句是什么

破槛孤亭相衬着,上一句是什么

破槛孤亭相衬着,下一句是什么

几笔云林枯树。上一句是什么

几笔云林枯树。下一句是什么

似倩女、澹妆幽素。上一句是什么

似倩女、澹妆幽素。下一句是什么

一片明漪平若镜,上一句是什么

一片明漪平若镜,下一句是什么

照秋波、柳叶弯眉妩。上一句是什么

照秋波、柳叶弯眉妩。下一句是什么

疑宛在,上一句是什么

疑宛在,下一句是什么

画中语。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