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时间: 2025-01-08 00:31: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美人
分明斜月纱窗滤。又听稀疏雨。
往年情味往年心。依旧香残灯灺拥轻衾。
暖寒约略三更过。点点敲来错。
千门万户悄无声。不道有人暗数到天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夜的情景,透过斜月的光线,窗纱显得格外清晰。细雨轻轻落下,仿佛在诉说往年的情感与思念。往昔的情感依旧萦绕在心头,夜深人静,香气依然残留,烛光摇曳,伴着轻柔的被褥。夜色渐深,微寒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似乎已经过了三更。细雨敲打着窗户,声声入耳,千家万户都沉浸在寂静之中,唯有我在暗暗数着时光,直到天明。
注释:
- 纱窗:用纱布做的窗户,透光而不透风。
- 灺:即烛光,摇曳的烛光。
- 轻衾:轻薄的被子。
- 三更:夜晚的时段,指午夜十二点到三点之间。
- 悄无声:形容环境的安静,毫无声息。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其描写的意境与古代文人常用的“月夜”、“细雨”等意象相呼应,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斐仲,清代诗人,其诗风多以细腻、婉约见长。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情感,常以自然景物寄情,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深夜,正值雨季,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思绪万千,感慨往年的情感与现实的孤寂。
诗歌鉴赏:
这首《虞美人》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情感世界。通过斜月和细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的开篇便以“分明斜月纱窗滤”引入,既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又暗示了内心的清晰与思考。随后转入对往年情感的追忆,诗人通过“往年情味往年心”表达了对过去深厚情感的怀念,而“依旧香残灯灺拥轻衾”则将这种情感与现实的孤寂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
而后半部分则通过“暖寒约略三更过”与“千门万户悄无声”描绘了深夜的静谧,诗人在这样的静谧中,孤独地数着时间的流逝,直至天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消逝的无奈与思索,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内心挣扎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分明斜月纱窗滤:透过窗纱,斜月的光线清晰可见,营造出一种清冷的夜色。
- 又听稀疏雨:细雨声声,仿佛在诉说着往年的故事。
- 往年情味往年心:追忆往年的情感与心境,表达对过去的深切怀念。
- 依旧香残灯灺拥轻衾:夜深人静,香气依旧,烛光摇曳,轻薄的被子给人以温暖。
- 暖寒约略三更过:夜已深,寒意与温暖交织,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 点点敲来错:细雨在窗上轻轻敲打,声声入耳。
- 千门万户悄无声:夜深人静,家家户户都沉浸在宁静之中。
- 不道有人暗数到天明:即使在这静谧的夜晚,仍有心在默默等待着天明。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稀疏雨”生动地表现了雨声的细腻;“香残灯灺”则通过感官描写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夜晚的描写与情感的交织,传达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孤独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情感的流动。
意象分析:
- 斜月:象征着清冷与思索,常与孤独之情相联系。
- 细雨:代表着细腻的情感与记忆的沉淀。
- 烛光:象征着希望与温暖,尽管在夜深人静中也显得微弱。
- 轻衾:体现了温暖的怀抱,暗示着对温情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自然现象有哪些? A. 雪
B. 月
C. 雨
D. 风 -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往年的怀念?
A. 描写食物
B. 描写自然景象
C. 描写人际关系
D. 描写物品 -
该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 B,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往昔情感的怀念与思索。
- 纳兰性德的《虞美人》:同题材,通过不同的情感角度探讨人际关系。
诗词对比:
- 钱斐仲《虞美人》与李清照《如梦令》:两者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来反映内心情感,但前者更加侧重于孤独与思念,而后者则多了几分温柔与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大辞典》